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从一个人理解一个时代

    吴燕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18日   08 版)

        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西方科学的引进以及本土化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学家们既是亲历者,同时也是见证者,而科学大家们则尤其如此。从一种最为普遍的意义上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科学大家大抵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少年时代正值从中国传统教育向西式现代教育的转型时期,因此同时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以及它们背后所隐含的两种文化;青年时代或远赴异国求学,或在本土大学接受西式科学教育与专业训练;学成时正值国家建设时期,这也成为这一代科学家开展研究的主战场,国家的需要与他们自己的学术兴趣的结合成为他们选择研究课题的决定因素。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身上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而他们中的每个人的经历也都有助于后来者们理解他们所走过的那个时代。

        化学家徐光宪院士也正是这些科学大家中的一位。《举重若重:徐光宪传》以时间为序,以访谈和文献分析为基础,记述了这位化学家的科学人生,并为我们走进并理解这一代科学家成长的时代提供了线索。除了这一科学史意义上的回溯之外,徐光宪的个人经历,尤其是学术生涯其实也会促使我们对今天的人才培养与学术氛围做出思考。

        徐光宪院士在为该书所做序言中写道:“化学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一级基础学科之一。1900年在美国《化学文摘》上登录的,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并确定其组成的和人工合成的已知化合物只有55万种……到2011年9月14日CA登录的新化合物已达11685万种……没有一门其他科学能像化学那样在过去的110年中,创造出如此众多的新物质。”作为一位化学家,徐院士本人的人生也正如他所面对的这个化学世界一般丰富且精彩,而该书通过对大量历史细节的挖掘,在呈现传主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的基础上,也揭示了其学术成长轨迹以及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少年时代,徐光宪因为父亲的兴趣而对围棋以及中国古代数学的着迷,而他自幼体弱多病而跟随家人同去药店抓药的经历则使他渐渐领悟到一种学习和研究方法:药店小抽屉的有序排列使他形成了知识框架的概念,这种分类归档,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的习惯,令他终身受益。如果说这些经历与影响更多地具有个人色彩的话,那么徐光宪在进入大学乃至后来留学、回国、投身稀土研究的经历中,学术氛围、社会环境、前辈同行等外部因素则在他的学术兴趣、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有一次讲授高等定性分析试验的袁积成老师给了学生们一个未知元素样品,要求学生们进行半微量定性分析。徐光宪提交了实验报告后,老师只回复了一个字,“Repeat”。重复实验后徐光宪发现在第一次实验时对其中一种元素的含量等级估计有误。一件小事影响了徐光宪日后的学术研究:这一严谨态度不仅贯穿在他后来的科学工作中,也体现在他对学生们的要求中。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学术传承并不只是一种知识与方法的传递,也是态度与氛围的熏陶。

        在徐光宪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基础”二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徐光宪自言其科学方法形成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视做习题,因为“大量做习题就能消化学到的知识,变为自己的智慧,这是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提前训练”。如果说这一通过习题将理论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的方式,为徐光宪日后的研究,尤其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的话,那么,在后来的实际研究中,他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则赋予了他的学术活动以持久的生命力。后者尤其体现在他的稀土研究中。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分离稀土元素镨钕的军工任务,徐光宪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接受了这一任务。这成为徐光宪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华彩乐章,也尤其体现了他的研究思想,即科学研究在讲求应用的同时,应该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在从事稀土元素分离及其工艺研究时,并未仅仅关注稀土分离的实际应用,而是注重从萃取机理研究入手,为稀土萃取分离的新方法与新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这使徐光宪与当时其他从事稀土分离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显得非常突出。

        在为该书所写的序中,徐光宪先生写下了他对“成功”的理解:“个人的成功是指对国家和民族做出有益的贡献,当然也包括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因此,正如他自己所说,“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和安排,我曾多次改变科研方向”,稀土研究当然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更进一步地,这一句对“成功”的理解几乎正是他的科学人生的写照,其实也是他那一代科学家的人生抉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