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大树底下不长草?

    土地越耕越长庄稼贾平凹助威“文学陕军再出发”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11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20年前“陕军东征”崛起文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陕西文学,如何在今天取得新的突破?12月9日,“文学陕军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这是新时期文学35年来,陕西面向全国对当下陕西小说创作与作家队伍进行集中研讨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评论家和作家畅所欲言,在总结了陕西文坛的地域特色与这35年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站在全国文学视野下剖析了文学陕军实现更高时代新突破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讲话中指出,整整20年前,陕西以集团军的阵势,集中推出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等长篇厚重之作,催生引发了当代长篇小说又一轮创作热潮,把长篇小说的艺术标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评论家白烨认为,20年后,当年文学辉煌很难再现。文学不再像过去处于社会文化的中心,正在不断位移,即便是文学内部也不断发生分化。这是中国文坛面临的问题,也是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之所以上世纪80年代优秀作品多,是因为作家的基数大,现在陕西文学断代现象严重,应该更多地把精力用于发现新人。评论家孟繁华也提到,他最近在编一套70后作家大系,在首次编选的20位作家名单中,没有陕西作家。他认为其他作家没有被关注可能有被遮蔽的原因。70后、80后作家面临游离中国整个70后80后的脉流的问题。而评论家白描更是严峻地提出,陕西的文学面临“油井断喷”的问题:“数来数去,陕西算不出新人有多少,优秀的更凤毛麟角。”

        最近有文章评论,陕西现在“只剩下两只老枪”,青黄不接。评论家雷达表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很多作家创作力非常旺盛,陕西新的一代作家有很大的变化,比如杨则纬的作品比过去深化得多。陕西文学有伟大的传统,同时背着包袱,也可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已经到了必须在写法、题材等方面急需创新的阶段,否则陕西文学无法面对这个时代。

        果真是“大树底下不长草”吗?“土地越耕越长庄稼。”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说,陕西在历史上是辉煌的,而近代以前衰败了,文学更是荒地。在30年代,作家只有个郑伯奇,他跟着鲁迅,还常年在上海。真正的作家产生,是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然后是新时期的路遥、陈忠实、高建群、叶广芩、红柯、冯积歧、冷梦等等。这块土地作家说没有就没有,说有就是一大拨。这两拨群体,如果说是丰收两茬庄稼,那么现在就是收获之后又在耕耘播种期待新的丰收。现在的情况是,在第二批作家大部分逐渐年老,接下来的年轻一拨,作家数量很大,感觉十分突出,创作十分积极,但和别的省市比较起来,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和作品还不够多,这是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省作协的焦虑,也是陕西全省人民的焦虑,因为陕西人都热爱文学,他们不能忍受陕西文学土地稍微的欠收。任何土地,是越耕种越长庄稼。陕西的土地厚实,而且肥沃,需要我们去深耕。

        陕西省政府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表示,为了再续“文学陕军”的辉煌,陕西省作协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保证陕西文学事业后继有人和长盛不衰上下功夫。大力倡导创新,创新机制,创新形式,不断推进“文学陕军”人才队伍建设,建强军,打硬仗,出力作,并接通评价体系,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文学、认识陕西文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