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学界探讨莫言的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

    这也是透过莫言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历程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11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莫言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其成为中外文坛聚焦的热点。莫言的文学传承丰富驳杂,兼容并包。其中的奥妙何在?“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学术研讨会”12月7日在京召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表示,现在召开莫言学术研讨会更为冷静深入,莫言获得诺奖之后,国内外学者举办了很多学术讨论,但是本土经验是大家共同关注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今天探讨莫言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尤其重要,这不只是探讨莫言个人的创作特色,也是透过莫言来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实践历程,探讨汉语文学在艺术上的可能性,以及它对世界文学可能具有的贡献。莫言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可能就是它始终脚踏实地在他的高密乡——那种乡土中国的生活情状、习性与文化,那种民间戏曲的资源,以及土地上的作物、动物乃至泥土本身散发出来的所有气息……他的小说有一种“在地性”。因为他如此深挚地扎根于他的高密乡,于是他能如此大胆地融合世界的各种文学手法,能如此按着汉语的本性去写作,这就可以越过那么多的陈规旧序,甚至远远超出了人们理解和想象的边界。在地与越界,这是两个看上去绝然矛盾的概念,却在莫言的文学创作中实现了统一。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掖平表示,莫言恣肆狂放的文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极具穿透性和破坏力,有一股魔鬼般的疯狂劲道,这种外扩性的原子弹爆发式的宣泄与张扬,在一定意义甚至可以说是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视域下含蓄内敛的链条,他始终坚守民间写作的文学立场,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如椽大笔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为世人构筑并敞开了高密东北乡,堪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和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相媲美的精神故乡。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忠表示,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使更多的作家作品被世界所接受和喜爱,采取什么样的方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都可以由莫言及其作品分析借鉴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是学界正在深入探讨的前沿课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