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脑子,厨子: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美1约翰·S.艾伦著,陶凌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38.00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神经人类学家,因此在对饮食文化与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引入了独到的视角——尤其是心理学、神经科学的视角。正如作者所言,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是怎样使用我们的大脑来‘思考’有关食物的问题的。”作者认为,我们对与食物相关的问题的思考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大脑神经网络,二是我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环境。”书中讨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喜欢酥脆的食物,第一个可能的答案是,这跟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昆虫有关;第二个可能的答案是,“酥脆”代表着蔬菜的新鲜……又比如我们为什么爱吃辣,为什么总是吃得太多因而为肥胖问题所困扰,等等。此外,作者还通过回顾人类饮食的演化历史,解释了人类是如何变成今天的“超级杂食”动物的;讨论了食物的分类问题——看看我们是如何给食物分类的,就能了解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等等。最后,作者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上升到理论层面,端出了一套“食物理论”。近年来关于饮食文化的书有不少,而这本新鲜有趣的程度堪称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