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加强国际空间合作 造福人类发展

    阮宗泽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11日   19 版)
    罗格·博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演讲

        通读《国际空间合作:欧洲空间局范例》,三个关键词格外引人注目:国际、空间、合作,而最后一词正是其精髓。

        “合作”意味着谈判协商,意味着寻求利益的汇合点,更意味着责任分担。而一旦再加上“国际”二字,复杂性必呈几何级增长,它将掺入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甚至文化与历史等方方面面的博弈。这既是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向所有国家提出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要发展,要繁荣,必谈合作,这早已成为国际共识。而如何合作,却往往让人知难而退。此书好似远处的一丝光亮,给摸黑前行的跋涉者以勇气和希望。两位欧空局的领导者,罗格·博奈和维托里·曼诺,用详尽的笔墨、清晰的架构,为我们勾勒出高精尖领域国际合作典范的前进轨迹。

        关于欧洲空间局的成立,书中有成员国间的责任与义务、高层的遴选与任命、工作语言的确定等等,甚至详尽到各成员国的出资比例;关于科学项目的开展,作者更是将任务设立到具体的实施过程、成果的获取,用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缜密思维一一解说。除成员国间的合作细则,作者还用近一半的篇幅,用典型范例,讲解了与空间科学这一特定领域的其他探索国和组织的合作,如美国、前苏联、印度、中国等等。

        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谈合作的如何操作,是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具体到此书专注的空间探索领域,读者希望了解的即是酝酿合作到合作方式直至收获成果的所有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些方面两位作者都用具体、典型的事例,给出了较好的答案。比如国际空间站项目上与美国的合作,哈雷彗星观测任务上与美国、前苏联、日本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事例,努力向后继者展示困难的棘手度、多样性和不可预测,解决思路的灵活变通与具体操作上的千方百计,甚至分享收获丰硕成果时的喜悦。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努力于细节描述之外的归纳与梳理,尽力于个案的细琐运作中,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共性化的合作规则、范式或教训。它们正是后继者渴望窥见和吸收的启示和操作指南。

        自古至今,天空的无比神秘和无数奥秘、空间探索行为本身的纯洁与崇高,激励着无数科学家砥节砺行;人类的发展正赖于诸如此类的钻研和求真。前路漫漫,众擎易举,希望诸如此书般的开拓者路标,能被更多领域的后来者推而广之,并将这种合作的精神继承、发扬。 

        当前,随着空间计划的规模不断扩大,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中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双星计划”,已经拉开了中国空间科学探索及与发达国家开展空间领域国际合作的序幕。

        未来的世界不再是一个零和的世界。加强国际空间合作,才能点燃合作共赢的烛光,才能让它照亮浩瀚宇宙,才能造福人类发展。

        (本文作者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联合国国际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咨询委员会专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