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为艺术战——“85与一所美术学府”

    许江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2月04日   13 版)

        “为艺术战!”1938年溽热而揪心的初夏,在湖南沅陵,林风眠先生留下这个掷地有声的口号,离开了国立艺专。在整个国家和民族都被炮火掠劫而面临破亡之时,这句口号显得孤单和突兀。而且这句口号与林风眠先生后来的岁月生涯形成强烈对照。在接下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历经坎坷,却始终孑然一身,独对命运的困境。他以他特有的缄默寡顺的方式,坚持回归东方诗性的艺术迁徙,用内在的韧性和骨力,展开旷日持久的、远离社会政治的、“为艺术战”的一个人的战斗。他放弃画布,在宣纸上发动一场变革,让立体主义与民艺皮影、人生放逐与芦荡孤鹭、政治疏离与花木关爱、世态炎凉与裸影烈焰交织在一起,谱写东方传奇。他为人生探觅一条艺术的出路,为艺术寻求一个本体生存的田园。他在上海南昌路的陋室,在香港尖沙嘴的寄居空间,在社会的底层,为艺术坚守着,为东方的诗性保留一片素纸与素心。

        几乎半个世纪后,1985年,“为艺术战”在林风眠先生创办的这所学校里悄然复萌。一边是如建院初年《阿波罗》一般的《新美术》与《美术译丛》,在有限的西方资料中选取火种,点燃与今日相比格外珍贵又格外光彩照人的国际化的思想背景;另一边是中青年教师创作组,也如当年艺术运动社那般以学术民间的方式举办展览和研讨活动。正是这种学术机构和民间组织形成了一种民学的基本力量,让艺术变革的思考如运动般在校园中燎原。赵无极绘画讲习班缩短了西方当代艺术与中国学院讲坛的距离,万曼壁挂工作室揭开跨材料、跨媒体的艺术实验,这些西来的教学互动,为艺术民学的觉醒提供范例与助力。这种觉醒甚至以叛逆的方式来对人们习惯了的思考方式提出抵抗和挑战。于是1985年的油画系、雕塑系毕业生的展览引起了一场校园内部的论争。同学们作品中的那种“冷”,那种清理似是而非的人文热情的逆反,那些绻缩一团、意味暧昧的身形,远离了教师们对艺术热忱的期盼。突破“文革”的重压,经历短暂的复活,这些年轻的生命猝不及防地将艺术迅速带进波普的厌世和冷漠的表达。突围前夜的“达达”般的嬉戏与实验,突然在校园里弥散,水墨抽象实验与零度的漠然表演交织着,形成比一般叛逆更让人们陌生的逆反表情。教师们开始讨论和批评这种现象,学校开始反省艺术形式讨论所带来的反形式的误读。正是在这种杂糅交错的背景下,学院的多种学术力量被空前地动员起来,围绕着艺术本体的内涵,磨砺前所未有的思想较量。“为艺术战”,在那个突围和解禁的年代,被表现为关于艺术本体内涵的论辩,表现为学院内外此起彼伏的思潮涌动。

        将近三十年过去,“八五”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来代表1985年前后的艺术新潮运动。这种表述在某些时候被用来指向反学院、反体制的意识形态思潮。直至今日,仍有将这些现象划分为前卫与保守的二分法的理论惯性,让诸多研究者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中要么望而却步,要么主观臆断。显然我们正是要剥去其意识形态化的衣袍,还原历史本身的可能性。历史是一个暗箱,多少真实发生的事被存入这个暗箱,需要我们以研究的动机去寻幽探秘、曝光显影,去再现当年学院的教学变革和思想滥觞的全面背景。“八五”的学院是“八五”的胎床,学院国际交流的背景,各种学术力量的聚集与动员,形成发自基层的民学思想;学院鼓励和尊重实验的精神传统,那种多元思考、多端深入的精神传统,使内部的抗争和论辩跬积而成变革的重要背景。正是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氤氲而成内在于“为艺术战”的学术蕴涵,始终支撑着学院的革命性力量,培养了生生不息的觉醒和变革的群体。如何彰显这种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并历史地关注其中的正能量,恰是我们将“八五”与学院的关系、将新潮与知识的跬积及其喷发、突围的关系置入当代美术史研究的基本动机。

        为艺术战,可以有多种方式。有为人生而艺术的救亡的方式,有为本体而艺术的追索的方式,有林风眠的寂然独对、孤魂潜流的方式,有“八五”校园的论辩激发突围、突围激发改革的方式。但在那核心处,是一种变革者的意识和胆力,是一种滥觞于民学内部的思想的激荡。中国美院的方式,是一种十分学院的方式,这种方式源自关于艺术本体内涵的追索和存疑,源自对于艺术方法的实验与审视,源自某种自我溯源、自我组织、自我关怀的能力。在1985年,她以冷峻的方法不断地追问和解构艺术的本体内涵,以似乎荒谬的语调来撕开似是而非的虚假的艺术胞衣,历史性地呈现为艺术十字街头的论争与歧变,并留下太多的思想踪迹。这种踪迹不可以被框定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之上。事实上,在当时的校园中,学与教、理论与实践、校园与社会的无边界或模糊边界的状态,反而给每个群体以自新、自强的推进,也使学院的院方采取了明智的宽容、论辩、互动、多元的策略。时至今日,重新梳理“八五”与学院的关系,不仅让我们溯流追源,怀“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的感叹,更让我们珍惜今日生命中诸般变化的因素,去营造新的突围的思想背景,以开阔的视野来建构炽热而鲜活的本土关怀。

        今天,是11月22日,林风眠先生113周年诞辰纪念日。1985年,他时在香港,是否知晓学院发生之事呢?1988年,万曼壁挂工作室作品展在香港开幕的翌日,他默默地只身前往观展,并与肖峰先生和万曼先生合影。林先生保存至今的笑脸,是否对“为艺术战”坚持与发扬的由衷的赞许与释怀呢?

        2013年11月22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