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字下埋着关爱宽容和理解,埋着幸福的感觉,埋着家长的心愿,埋着孩子们的思考方式、处事方式,还有他们的心思,埋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当她被悲情小说深深地打动,沉浸在无尽伤感中时,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登上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奖台。在刚刚公布的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名单中,作家、春风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单瑛琪以作品《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好好吃饭》登上榜单。
是的,大学期间的单瑛琪,多愁善感,颇有些小资情调。她写琼瑶式的作品,并极有创意地自己画插图、做封面,显示出一个未来出版人的潜质。
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投身到儿童文学的创作,“淘气包和他们的魔法”系列一口气写了7本,被评论称为是“林格伦式的魔幻现实主义”。
她写的时候,自然不去想什么林格伦或者安徒生,人的思维有很多共性,这种无意识的相似是偶然的而非刻意。在单瑛琪看来,生活和魔幻是无缝的,作品就是在生活中。所以,当女儿出生的时候,她立刻发现,根本不需要虚构,鲜活的生活面前,任何想象都属多余。那么,就干脆真实地呈现。
《我的第一本日记》系列,就是这么诞生的。凡是能打动心灵的东西,单瑛琪习惯用文字把他们记下来。她想,时间可以动,但这些文字可以不动。女儿在成长,单瑛琪关于女儿的日记也在成长。“我记录着这小小的人儿,磕磕绊绊地向我们的世界走来。幼年的柔软和干净打动了我,我跟着女儿重新成长,她引领着我,因为那是她的世界。”
她的身份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平时要应对的工作是出版发行等管理工作,可是回到家里,她走进孩子的世界,忘情地记录。她不停地追问女儿生活时光里的精彩,生怕错过。“与其说我有写作者的敏感和好奇,不如说我像好事者一样刨根问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就不停地问她‘还有呢’‘还有呢’,直到最后女儿拍拍我说‘睡吧,妈妈。’”
为女儿记录,以及顺理成章的出版
她从没想过出版,只是出于习惯,想帮女儿留下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录。她蹲在她们中间,作为孩子的同龄人感知她们的世界。突然有一天,单瑛琪正在写女儿的日记,朋友来访,凑过来看,结果一看就是一个小时,大家等她一起出去吃饭,反复催她才起身走了。作为童书编辑,单瑛琪敏感地意识到,自己虽无心插柳,但它却长满了芽苞。于是她给苏少社的编辑陈文瑛发了一部分过去,问她要不要出版。陈文瑛看了之后,一点没犹豫,说出,你快点整理。
这时的单瑛琪才进入创作状态。“写的时候,是个人化的,但是要成书了,首先要遵守文学性。”如何取舍海量的日记,单瑛琪首先遵循的是文学的审美。她还有一个坚守:把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尽量原生态呈现他们的世界。可是又出现一个悖论,要想做到忠实性,就会出现碎片化,因为日记虽有妙趣横生的内容,却没有大的情节起伏,只有语言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和情感丰富性的变化。如果只追求趣味性,反映孩子的快乐、简单和真善美,可能就失去文学的空灵和想象。“创作比生活更有目的,更有主题。我要挑选珍珠,再把这些小小的珍珠穿成串,再编成链。但是我不能更改珍珠的顺序,我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些珍珠更好看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单瑛琪说,她尽量不用自己的语言来创作,用他们的语言,像他们那样思想,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她是蹲在他们的世界里的,虽然很忘情,但她也担心自己一时忘了站起来。
所出版的内容,大概只占日记的五分之一,单瑛琪说,日记中没有任何批判,她是怀着爱意地写,无论是长大了的孩子还是家长、老师,谁看都是有益的。这些文字下埋着对真善美的呵护,埋着关爱宽容和理解,埋着幸福的感觉,埋着现代家长的心愿,埋着孩子们的思考方式,处事方式,还有他们的心思,埋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作为出版人,单瑛琪自然深谙童书市场的现状。很多同类题材的图书都是第三人称写就,而“我的第一本日记”系列是孩子的视角和思维,它契合儿童读者的心灵,同时更能帮助我们认识孩子,重新认识我们熟视无睹的世界。
女儿的点子,是“小嘎豆的鬼点子”
获奖图书的书名《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是女儿起的。有一天女儿问单瑛琪有没有一本书叫《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以女儿看来,小嘎豆就是一个活泼的小孩。单瑛琪查了一下,还真没有,于是就用了这个书名。《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好好吃饭》属于“我的第一本日记”系列,还有一本《小嘎豆有十万个鬼点子·天天长胖》,另外还有《小嘎豆有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源于作家的女儿在幼儿园时代的生活趣事。这些细小的文字无疑做到了生活真实,真实的生活才生动动人,单瑛琪相信,“天使”的语言和行动很多很多,是她自己无法想象的。
“花太郎”丛书则是单瑛琪和女儿汪奕蒙合作出版的一套日记版儿童文学著作“我的第一本日记”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包括《一年级的花太郎》、《二年级的花太郎》、《三年级的花太郎》和《四年级的花太郎》共四本。这是一套由汪奕蒙口述,单瑛琪润色笔录的“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日记”,其中秋天和冬天的事情记录在“美羊羊”丛书中,春天和夏天的故事记录在这套“花太郎”丛书中。除了儿童文学作品之外,单瑛琪同时也在创作给初中生看的《此间年少》。喜欢悲剧的单瑛琪在写儿童文学时,下意识地每部都躲开了悲剧。“我想可能是没有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可悲的,即使有些孩子真的不幸如此,他们有时会哭得唏哩哗啦,但是会忽然就笑起来,眼泪都还没干。当我进入他们的世界时,客观地遵守了他们的欢乐主题。”可是,单瑛琪还在想,等孩子大一些,她仍然会写悲剧色彩的作品,因为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纪,总要面对一些悲伤。
童书写作与出版并非“小儿科”
全国581家出版社中有523家都在出版少儿读物。作为出版者,单瑛琪也有一种强烈的担忧: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的儿童出版物,能否给孩子们提供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精神食粮?她不断的拷问:童书出版的门槛在哪里?童书写作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水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
从事童书写作与编辑出版,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小儿科”。作为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单瑛琪认为,加强对少儿出版编辑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素养,是极为必要的。正确的儿童观,对孩子的热爱,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都是儿童写书、出书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图书既是商品,也是精神文化产品,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特殊产品,对于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毒奶粉与不良图书对孩子的伤害是一样的,我们在谴责前者的同时,也要警惕后者。童书出版应始终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效益,坚决抵制少儿出版物的低俗化倾向。”她认为,如何重塑儿童健康的文化阅读生态,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单瑛琪倡导的“绿色阅读”理念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方向。“绿色阅读”倡导传递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孩子们能够经历知识、情感、人格等多角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阅读过程。“绿色阅读”好比儿童文化生态中的滤化器,能够消除杂质,清理“粉尘”,营造和谐清新的阅读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才能给孩子们提供更纯净的阅读氧气。
(本报记者 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