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鲁迅五书”用心读

    王景山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1月20日   03 版)

        2002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撰写并编辑的《鲁迅五书心读丛书》,共五册(《铁屋子里的叫声》—《呐喊》心读、《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悲凉悲壮的心音》—《野草》心读、《青葱可爱的水横枝》—《朝花夕拾》心读和《古人复活的时候》—《故事新编》心读)。这一套“心读丛书”主要是为青少年学生读者设想的,希望能对他们阅读作品有所裨益。十年过去了,出版社同意我加以修订,合五书为一册。再次作为合集推出这五本书,目的仍然是和特别是想在中学生青少年中间弘扬鲁迅精神,宣传鲁迅思想,普及鲁迅作品,略尽绵薄。

        这一举措是否有当,难说。近年以来孔子颇获青睐,而鲁迅则时遭白眼。鲁迅偏重改革,孔子有助维稳,意见不一,也属正常。但据说中学里传出学生有“三怕”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有些语文老师,一方面觉得鲁迅作品不好教,一方面又舍不得放弃,遂兴“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之叹。这却是值得研究的。

        先说说学生怕周树人即怕鲁迅的问题。现在的中学同学,见过鲁迅和鲁迅有过交往的,肯定一个也没有;读过《鲁迅全集》的恐怕也不会多,六年下来认真读过的鲁迅作品估计也就仅仅是经过慎重研究方能入选课本的那十几二十来篇,好像还要减少。其中能使学生对鲁迅其人其文产生恐惧感的,应该一篇也没有。

        那么,中学生为什么会害怕鲁迅呢?我以为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读难懂。这不能怪同学,要从选文和讲授两个方面寻求解决。我主张初中阶段根本不选鲁迅杂文,初一全选以容易为学生感到亲切的散文;初二加选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和联想的小说;初三以小说为主。高一仍以小说为主,联系有关散文;高二,延续高一,难度适当提升,加选有关杂文;高三就可以选些难度较大又互有关联的小说和杂文以及散文诗了。总之,不管是选文或讲授,最好不要承担种种按规定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以引起学生阅读鲁迅的兴趣为主。

        二是感情上拒绝鲁迅。鲁迅和现在的青少年中学生,相互间肯定不会有任何个人恩怨过节。不过鲁迅生前和死后直到今天,华盖运如影随形始终缠身。对鲁迅其人其文,攻击的、贬损的、曲解的、误解的,都有,而且多为名人专家。青少年中学生本来和鲁迅老先生是萍水相逢,素昧生平,却事先已由各种渠道得知,鲁迅厉害,性情古怪,不好对付,好斗,动不动就骂人,他的著作早被认为是“骂人文选”。您说说这还不可怕吗?

        鲁迅对同时代的有些名人专家,由于种种原因或骂过,或驳过,或讽刺过,或贬责过,或批评过,事实俱在,回避不了。但对手一般也不是弱者,会和鲁迅针锋相对,有的还往往是领先挑起事端。于是在文坛上大打笔仗,虽然辩论为主,难以权势压人,不过狭路相逢也难免言辞过火。遗憾的是,鲁迅当年怎样“骂人”的,有一版再版的《鲁迅全集》在,白纸黑字,一点没有删节,而当时人们怎样“骂”鲁迅的,一般同学大概就很少接触过他们的原话了。

        鲁迅“骂人”多采杂文形式,但他认为杂文不是一种文体,因此也不能称之为文学“创作”。他的“骂人”之作,好像针对个人,实际针对的是“时弊”,而他认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人们读他的杂文,常会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印象;如读他的小说、散文以至散文诗和旧体诗,就会留下另一种印象了,其中显示的是鲁迅的“爱人”、“为别人”、为“生活窘迫”的“穷人”着想的人道主义思想,它是“吃人思想”的对立物。它要求的是“改变现状”。“横眉冷对千夫指”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是鲁迅,两者不是相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关于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我认为不妨重在引导阅读,而无须力求引向研究。离开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一切都是空谈。有了阅读的主动性,就会为未来的深入理解以至研究打下基础。教师对鲁迅的有关作品,当然会而且必然会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学生讲授时则不必过于求深、求细,最好深入而浅出。对鲁迅其人其文的评价,见仁见智,从来就是众说纷纭的。但他的为国为民的“立人”思想、忧患意识,他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求索精神,他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忧未悔”的决心,相信都会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