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中原之城世界之城

    刘晨芳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10月09日   20 版)
    《寺门》(上下册),王少华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月,48.00元

        2013年10月中旬,中原文化大剧《大河儿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播。该剧主要执笔编剧王少华的另一部力作《寺门》由河南文艺出版社近期推出。这是一部史诗性呈现穆斯林题材的长篇小说,时代兄弟影视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打造的同名电视剧也开拍在即。

        寺门是个开封的一个地名,原来叫祥符镇。一千多年前,一群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从丝绸之路来到古老的开封祥符,一起吃馍,一起喝汤,一起说笑,一起骂娘,时间一长就变成了开封人。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这是一座国际性的城市,曾经有许多国家使节、外侨、外商,因为战乱他们都未来得及迁徙,天长日久,他们的后代由外国人变成中国人,他们很多人住在镇上的穆斯林东大寺跟儿……

        总体架构上,《寺门》呈现出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全书分上下册,用上、中、下三部分别写了三个家族、三个族群、三种信仰、三个历史时期。上部穆斯林代表是沙家的沙二哥,典型的义气仗义,原型是作者的至交义孩儿。犹太人的代表是艾家的艾三,寺门的名流,同样是个无坚不摧的主儿,原型是作者的三叔。汉族的代表是封家博学多的封先生,曾花三千大洋修防空洞藏文化至宝———包括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在内,战乱时期成了夺命的祸根。沙二哥、艾三等人跟以西川为代表的日本人斗智斗勇,冒死转移封先生家的报纸,被西川发现后带领受伤的八妞躲过围追堵截成功脱逃。艾三利用军统系统的便利屡次冒死救下的“朋友的朋友”居然是个共产党,即解放后做了寺门的父母官的崔洪。

        在寺门跟儿,一条老河,一座老城,一条老街,千百年伫立祥符城;一家穆斯林,一家犹太裔,一家汉民族,和睦相处生死与共。三个不同的家庭,三个不同民族,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用各自的血性和朴实的情义,表达出人世间的爱憎分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一条叫“寺门”的南北街上,在这个历尽沧桑的地方,他们喝着一口大锅里的羊肉汤,他们将生命拧成一个躯体,抵御侵略,保护街坊,抑恶扬善,求同存异,维护信仰,他们用纯正的乡土大本嗓,吼出一曲朴实无华的豫东“祥符调”,超越狭隘国民族概念的黄钟大吕、民族交响。

        小说充满厚重的历史感,犹如尘土下沧桑的城墙土下挖出来的故事。据说开封这座城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是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里面都是一阙悲欢,而王少华拂去掩盖这座城市的层层尘土,淘出来一段又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大军进城,到改革开放,史诗般呈现中原穆斯林、犹太人和汉民族的和睦相处,生死与共。

        人物塑造上,《寺门》呈现出个体饱满性与全局完整性的统一。在描摹多种民族、多种信仰、多个家族血脉相通、血脉相连的家国悲欢中,庞大的人物群像尽显多彩的人性光辉。除了沙二哥、艾三、封先生等主要人物以外,还成功塑造了尚社头、海阿訇、尔瑟、马老六、白凤山、八妞等在寺门跟儿混的开封百姓,以及多面立体的日本军官西川。中间穿插开封女人洪芳与几个男人的情感纠葛。通过纵横交织、的人物谱系,把开封人的个性写得酣畅淋漓———不操心自家的面缸操心宰相的饭碗,天大地大没有开封城大,爹亲娘亲没有拜把子亲,小麻烦大困难统统不在话下,哪怕是触犯了王法,开封人也能化作一句骂来。寺门的骂别具特点———寺门人骨子里可能认为他们是全天下的爷,骂谁都是孙子。寺门人跟你亲,不是絮叨温存,是张口便骂。

        呈现方式上,《寺门》的情节功能性和细节趣味性的统一。作者在推动情节的过程中展现了一幅风俗画卷。寺门跟儿的羊肉汤锅、沙家牛肉、锅盔、胡辣汤、花生糕、芥菜扣肉,让人边看边咽口水。对不同类型的斗鸡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斗鸡、如何训练斗鸡、如果喂养斗鸡等,讲得头头是道,恰如市井巷陌中人。他咂摸出了汴味小说的魂:操着满口“城骂”的开封人和这座城市被无数苦难碾压过后依然生生不息。这也是作者的书名在《骂城》和《寺门》之间纠结良久的原因。

        小说的结构也很独特,每一个小标题最上面都以经典导引,上部引用《古兰经》,中部引用《旧约全书》,下部引用的是《四书五经》。那几部经典是这几个民族、三个家庭的心性骨血和精神方向标。引用的文字跟章节内容相辅相成,起到导读的作用。

        好的文字自己会走路。这部小说的土话俚语平白得晃眼,率性道白利落得像打闪。那种洗练的文字扎根向下,不是飞扬飘忽的,驾驭这种文字要紧的是功夫。不装,如青春网络小说的一贯气场;沧桑,如历史大剧的荡气回肠。没有矫情伪装,用繁文缛节脱落后的利落真淳去描摹一座城,写透一群人。穿过几段岁月,参悟百态人生。

        这种正面续写穆斯林的题材,《穆斯林的葬礼》之后,可圈可点之作并不多见。正如央视资深电视剧责编陶泰忠先生所言:假以时日,人们再多一些宽容,把《寺门》在结构与叙事中的松沓,在有关宗教、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某些率性文字,仅仅视作瑕不掩瑜,那么,凭借其小说叙述语言的特有质感,再现一方市井风情大千气象的独特性,以及寺门根儿那一个个命运各异、种族各异、性格各异的人物所组成的人物方阵,《寺门》完全有资质、有条件进入“茅奖”视野。

        总体来说,《寺门》是一部对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价值在于把具有宋文化代表性的中原城市文化展现给大众,从当代的市井中去体味中原城市文化的敦厚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宋文化的真正精髓是中原的人文精神、生活方式,是依托着千百年历史的现代“清明上河图”和“歧路明灯”。在此意义上说,《寺门》很中原,很开封,很河南,很中国。从更深远的价值和意义上讲,她站在国际性高度,弘扬促进世界和平,以及人类和谐发展。从而它也很国际,很世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