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呐喊从未走远今天更需阅读鲁迅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8日   08 版)

        开学了,郑州中小学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学生发现鲁迅的《风筝》从七年级语文教材中剔除了。青年作家赵瑜认为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河南商报》9月4日)

        这些年鲁迅文章被逐渐清理出中小学教材,而大学又鲜有语文课程,工作后更是没了读书的心思,所以说,今后很多人可能只知鲁迅其人不知其文。犹记得少年时滋滋有味捧读鲁迅作品,时至今日仍能背诵“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等名言警句。鲁迅一生以笔为戎,文章像投枪匕首般直戳灵魂深处,对祥林嫂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强,鲁迅文章可以说留给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今,鲁迅作品已然“跟不上社会变化”退出教材,这怎能不让人唏嘘?

        中学校园里流传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不少学生对鲁迅的文章头疼不已。教材修订倒是顺应民意,把鲁迅作品踢出教材。可问题在于鲁迅的文章就真晦涩难懂到天书般地步吗?是鲁迅跟教材格格不入还是本身的语文教育存在偏差?

        不可否认,鲁迅作品中难免有文白夹杂的痕迹,会给中学生阅读带来些许障碍,但只要沉下去仔细品读,突破障碍并非难事。鲁迅作品晦涩难懂,那些古文诗词岂不是更加难懂,为何古文读得,鲁迅读不得?其实,还是我们枯燥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产生了对鲁迅的抵制情绪,偏偏以固定答案来考察学生揣摩鲁迅作品中心思想的能力。如此标准衡量作品,学生有兴趣读下去才怪呢!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品读鲁迅作品,而不为考察词语用意所累,想必会对鲁迅有另一番看法。

        “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作家赵瑜给出中学生不读鲁迅的理由实在有些滑稽。莫非教材中入选作家的文章都是他们年轻时候所写吗?虽然好作品跟年龄没有必然联系,但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易写出入木三分的文章。如果按照年龄作为选择教材作品的标准,那么让学生们人手一本《中小学作文选》足矣。

        “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这个理由也很牵强。中学时代正是青少年心智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宫崎骏的美好固然可以陶冶情操,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深刻剖析同样利于人生观的形成。阅读鲁迅作品,有益于中学生独立个性的健全、创造精神的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提高。

        虽然时过境迁,鲁迅所处的弱国寡民时代已不复存在,但这不代表着鲁迅的作品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相反,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鲁迅,那些振聋发聩的呐喊从未走远。(山东省烟台市 毛旭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