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绪源(评论家,理论家)
儿童的审美在一岁多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一岁的孩子对象声词、对音韵节奏已经有记忆,有感觉,有呼应和期待。婴幼儿的审美是从节奏开始的,循环往复,对特别突出的词汇———如象声词,比较敏感。两岁左右,孩子最喜欢的不是童话,而是儿歌、童谣,因为儿歌的音韵节奏特别突出。
再往后发展就是童话。低幼开始到六七岁以前的阶段,是需要想象的阶段,儿童用想象的方式,在游戏中度过童年生活。六岁以前的儿童,非常需要有想象力的作品,因为,六七岁,人的计算和逻辑能力开始发育之后,思维完全换了一套,儿童开始遗忘以前读的东西。如果儿童需要想象的时候读不到童话,这方面的精神生长会永远停顿。而且,儿童读不到童话的时候,会自己创造童话,但大抵造的很坏。
逻辑能力发育开始后,需要辨别真假,需要理性,则从前的纯粹的游戏的想象永远过去了。故事遗忘了,但情感的记忆留下来,与父母的亲密、紧张、信赖、幸福,胜过于认知的教育。积淀下来的,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读不到足够想象力作品的时候,就会自我补偿,所以,有一段时间,小孩特别喜欢吹牛。孩子们在游戏的快乐中消磨时间,而他在成长,形成他充满想象力的快乐童年。
数学能力是从六岁以后开始发展的,四岁之前对数学是讲不清楚的,这就是皮亚杰说的前计算阶段。所谓儿童本位,就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特点,把各种合适的东西给他,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塞给他。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他的神经细胞迅速生长,新陈代谢非常快,不可能储存大量记忆,储存计算类的记忆更加不可能,但是,可以在不断游玩当中形成他的情感的记忆,形成他充满想象的思维方式。
当然,儿童纯想象、纯游戏的阶段,到六七岁就结束了;随着儿童长大,需要带思考去看作品。小学阶段,浅薄、无聊、搞笑的书,尽管儿童爱读,也需要用以消磨时间;但随着儿童的长大,应该有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作品。他们需要读更深的作品,需要有复杂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