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18日 星期三

    一位童书编辑眼中的“走出去”症结所在:

    不缺富矿,只缺“挖煤人”

    陈天中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8日   06 版)

        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大力实施“中国图书走出去工程”,图书在实物出口、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方面呈现升温“火热”趋势,然而被业界普遍认为最具有“走出去”潜力的童书产品屡遭“冷空气”,贸易逆差明显,来自欧美、日本、韩国等的引进版童书仍然占据我国童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症结在哪里?

        我国对图书出版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可谓不“给力”;业界专家、学者、评论家对本土童书不可谓不够重视。然而,要想走出去,走得远,走得好,仅仅靠政府、靠业界呼吁还远远不够,出版者与创作者要在源头上找到“缺钙”的病根才是王道。

        中国童书发展“缺钙”

        以往大家都爱说,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本位缺失”,导致不被儿童认可。而笔者认为,“文化本位的缺席”才是中国儿童文学走不出去的主要根源。纵观目前童书市场,有中国气派的图书少之又少,国内大多原创都在跟着“洋人”的屁股跑。好不容易出现了马小跳畅销,于是全国各地都在“跳”,热闹派儿童小说一本接一本地出,然而这类小说的“本位文化”在哪儿呢?

        由于文化本位的缺席,民族文化的自信根本无从谈起。现如今的童书出版也是这样,只要是从国外引进的就是好的,有的出版单位甚至不惜花巨资购买海外版权,甚至还以高价拍得版权而“居功至伟”。在出版社推波助澜下,作者们绞尽脑汁也要把自己的作品戴上一顶“洋帽子”,于是魔法师和巫婆满天飞,魔法棒和扫把到处乱舞,有的作者甚至连自己的署名也来个洋名,这已经不是自不自信的问题,而是完全把自己弄丢了。

        全国每年新出童书几万种,畅销的往往只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品种上,而且连续几年变化不大。畅销作品成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大批跟风者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我们不否认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但是纯粹为模仿而模仿就失去发展的意义。校园热闹派小说“过热”便是这一现象的明证,低水平的重复创作遍地开花,然而艺术性、可读性的作品寥寥可数。

        很多出版社对出版定位和出版理想比较模糊,在体制的束缚下只求稳定,小富即安,缺乏开拓勇气,即便形势所迫,也只是应景而动,大多还是保留传统的发展观念,让富有创新意识的“革新派”失去动力。目前全国出版社虽然已经实现了转企改制的外在变化,但是大多数骨子里的“体制味”依然挥之不去,“体制的尾巴”如影随形地牵制着出版社的发展。而没有出版社的创新出版导向,作者们为“符合出版要求”而缩手缩脚,即便有创造性的作品往往也被出版社忽视而不予出版。如此一来创新便更加乏力。

        我国是一个少儿出版的大国,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童书,专业少儿出版社只有33家。有些出版社甚至为了商业利益只卖好卖的书,抢卖好卖的书,挽起袖子哄抢童书这一香喷喷的市场蛋糕。在功利化思想的推动下,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网罗”作者,在有限的作家被抢空之后,他们用各种办法包装一些毫无实力可言的新人,夸大宣传新人,让这些作者迷失自己,沉迷于追名逐利而无心刻苦钻研,创作水平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甚至一些作者把低层次创作出来的作品当“浅阅读”而沾沾自喜。这种作品表现出先天钙质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缺富矿,只缺挖煤人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之根,吃透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本土儿童文学“走出去”的本。如果把儿童文学发展进行溯源盘根的话,早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就是一笔无穷的财富。笔者最近在接触台湾童书的过程中明显地发现,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中国传统题材作品上远远超过内地,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味”独具一格,令人叹服。我们如果不在本土文化上寻根问祖,加强本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研究,结果依然会失去自我,最终变成邯郸学步而被贻笑大方。

        我们现在对外交往不是不多,而是太多。笔者认为,交往不是厚此薄彼,更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要在吃透本国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带着本国的文化自信去研究对方的作品。对外交流不应该只拿着篮子,“捡到的都是菜”地引进,而是应加强各方面交流,探讨可能的文化融合,引导作家创作既适合本国儿童阅读,又广受世界儿童欢迎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存在许许多多适合儿童阅读的成人文学作品,比如《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就富含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特质,既适合成人,也适合儿童,从某种层面来分析,这些都是中国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日本,《西游记》被多次改编成漫画,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龙珠》和《最游记》;还有美国迪斯尼公司改编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承袭中国武术的《功夫熊猫》等,这些中国味十足作品已经说明,我们的富矿不是没有,而是缺乏专业的“挖煤人”。如果出版者和作家都能吃透中国本土的优秀文化,挖掘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多策划或创作此类作品,那么富有“中国气派”的儿童文学作品便指日可待。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地吸引着国际友人的目光。如何让这些文化走向世界?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图书就是最好的载体。中国童书如果能在不失本国特色的基础上做出更多开拓性的尝试,那么中国童书“走出去”的脚步将越来越稳健,越走越精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