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法国启蒙哲学家布瓦耶《中国人信札》由中央编译社引进,专家认为

    民族性特征只有在相互审视中才能更好感悟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1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一部连接两国文化记忆的独特作品,与伏尔泰同时代的法国启蒙哲学家布瓦耶·德·阿尔侯爵的书信体小说代表作———《中国人信札》(Lettres chinoises)。近日,中法文化对话暨《中国人信札》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信札》引发了中西交流史中关于文化的主观审视与客观存在的讨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梅谦立表示,《中国人信札》证明,没有客观的中国,也没有客观的法国,只有两国在互相的审视和交流中对彼此的塑造。本书的价值在于作者依据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传教士)对中国的描述而作,却超越了传教士对中国的偏见,认识到宋明理学(本书中译为“新儒学”)的价值,并呈现出中国的多元文化。与梅谦立不同的是,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孟华认为,客观的中国文化还是存在的,只是其观察者的审视标准与文化过滤更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18世纪的法国人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危机,试图从中世纪人神关系的思维模式下回到现世的人人关系中来,不难理解其启蒙作家以中国人为名进行创作,借用儒家思想,意在表达自己对法国、对欧洲政体变革的观念。而这种融合了中国文化理念的启蒙思想以后又被引进了中国。

        对于孟华教授描述的这种精神危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则借用福柯的话称之为“断层”———当一个民族的文化不能像以前一样进行思维,此种时刻他们的眼睛容易向外张开,从异国文化中寻求解决自己精神危机的方法。但他同时认为一个民族总有不可穿透、难以翻译的一些东西,无论是时代的流逝、世事的变迁都不会改变,这种民族性的特征只有在相互审视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这也是《中国人信札》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与会学者认为,用一种从18世纪延续下来的文化交流方式来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人信札》更是值得推荐给中法两国读者的礼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