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书评二

    挑战与机遇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31日   10 版)

        作者何建坤(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

        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文版序言中,对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寄予厚望,指出“如果美国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楷模,中国则最有可能在21世纪担当这一角色”。同时也提出,中国当前也陷入继续发展化石能源和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的角力之中,深刻认知21世纪上半叶开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性,应成为当务之急。

        应该说,中国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走上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任务也更为艰巨。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快速增长的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则是造成当前局面的主要原因。虽然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付出巨大努力,并取得显著成效,从1990年到2011年,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56%,CO2强度下降58%,而同期发达国家GDP的CO2强度下降的幅度只有约35%,世界平均水平约15%。中国能效提高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为世界罕见。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也仍难以改变,同期中国GDP增长8倍,CO2排放总量也增长到3.4倍,而世界只增长约50%,从2005N2010年,中国新增的CO2排放量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60%[6]。2011年能源总消费量达34.78亿ι““(ι““为吨标准煤当量),占世界的19.8%,而我国GDP总量只占世界10.5%,单位GDP能耗仍是发达国家的3N4倍。由于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常规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一月份京津冀地区长时间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浓度超标数倍,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其主要成因。资源环境的刚性制约使当前这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尽快走上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是中国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安全合作行动的战略选择。

        席卷全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要驱动力,也对中国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当前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年增长速度、年投资额、年新增生产能力规模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从2005N2011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增加了73%,年增长率达9.6%。我国制定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届时水电装机将达3N3.5亿千瓦,风电装机达1.5N2.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5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在保证安全的基础,核能仍将稳步高效发展,届时运行装机将接近6000万千瓦。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年总供应量将达约7.5亿ι““,约为2005年的4.8倍,相当于2010年日本能源消费总量或德国加英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成为有效抵消化石能源增长的替代能源。

        但另一方面,由于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的增长仍不能满足较快增长的新增能源需求,化石能源消费量仍呈增长趋势。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到2030年前后,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可达20N25%,甚至有可能达到30%,年供应量有望超15亿ι““,成为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并列的在役主力能源。届时工业化阶段已基本完成,经济趋于内涵式增长,且增速放缓,能源消费量的年增速将下降到2%左右,届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仍以6N8%的速度增长,可满足新增能源的需求,使化石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跨越峰值并开始下降,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到2050年前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达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到本世纪下半叶将逐渐形成以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基本不再依赖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CO2排放也将趋于近零排放。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既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成为国际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但在产业化方面总体上已处于先进水平,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热利用、生物燃料、电动汽车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开展研发,并迅速实现产业化,风电装备和光伏发电装备已大量出口,而且基本上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中国随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完善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已经形成,具有较强的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能力。而且中国处于能源需求较快增长的时期,新增能源供应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因此市场需求大,强劲的市场需求是新技术推广的强大动力,其快速占有市场也有利于研发投入的回收,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进行新的技术创新。全球新能源体系变革的趋势和国际合作,也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提升技术竞争力的难得机遇。中国应该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并顺势发展,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而再也不能像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那样被边缘化,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落伍。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并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其主要内容和着力点。这也是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两个大局的战略选择,和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趋势吻合,目标一致。中国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全球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占据先机,争取主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