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

    古印章研究的突破性成果

    李学勤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7月03日   09 版)
    《秦西汉印章研究》,赵平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48.00元

        1995年,赵平安教授自河北大学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三年后出站,所撰文稿题为《秦汉玺印研究》,内容则以系统考察秦至西汉的印章为主。当时我写了评审意见,其中说:

        印章是秦汉考古文物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出土较多,但以往缺乏深入而全面的辑集探讨,分期和考释均存在问题,影响到当时历史和考古的研究。赵平安博士的论文,以发掘出土材料为基础,充分搜集各家著录的其他材料,以严谨的古文字学方法进行分析释读,然后结合传世文献和各种出土文字材料,就印章的性质、用途、特点及其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作了深入的研究讨论。这一工作是有突破性的,对秦汉制度的研究也有很大价值。

        这些话今天看来,并无溢美夸大之处。

        我本以为赵平安教授这一文稿很快便会出版,没想到他过分矜慎,不断对之补订修改,过程竟长达十几年。现在呈交给读者的这部《秦西汉印章研究》,已经是更丰富、更充实的高水平专著了。

        近世以毕生精力投入玺印研究的,首推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的罗福颐先生。他在其代表作《古玺印概论》中曾经慨叹:“历来对古玺印作专门研究的人太少,一般人只认为青铜器铭文及历代石刻是重要的古文字和历史资料,而忽视古代玺印也具有同样的价值。”最近的二三十年,情况略有好转,古玺印的研究者逐渐增多,也出现了若干值得称道的论著,但由于战国文字研究成为学科的热门,大家将更多的注意力倾注于秦以前的古玺,秦汉印章尽管有大量发现(包括封泥),有关研究相对说来还是太少,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非常希望赵平安教授这部书的问世,能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方面的更多重视。

        赵平安教授研究秦至西汉的印章,有他特有的优势。他长时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探索,重点集中于“隶变”,于二十年前就出版了《隶变研究》,迄今仍是关于这一课题最有前沿性的专书。所谓“隶变”,是指由先秦的“古文”演变到汉代的“今文”,其关捩在于秦并兼六国后推行的“书同文”政策,以秦文字作为规范,出现了“秦书八体”,而其间最重要的,是隶书的流行,整个历程下延到西汉中叶。《隶变研究》详细描述了这一历程的方方面面,而《秦西汉印章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一研究的延伸和发展。

        记得著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和研究古文字的理想途径,应该是由《说文》入手,先研习秦汉文字,然后再上溯春秋、战国,以至西周与殷商。仔细想来,《说文》的作者许慎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说文·叙》中自述:“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譔其说。”段玉裁于此注云:“许重复古,而其体例不先古文、籀文者,欲人由近古以考古也。小篆因古籀而不变者多,故先篆文正所以说古籀也。”这里所讲的“由近古以考古”的方法,可以称做上溯法,即以汉代的“今文”为起点,逆转发展次第,逐步上溯先秦“古文”的演变。这样做,有利于避免研究中陷于种种无根臆说的弊病。从这个角度来看,赵平安教授的《隶变研究》和现在这部《秦西汉印章研究》,都是整个古文字学领域的基础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当然,《秦西汉印章研究》的价值不仅在其对古文字学研究的影响。印章制度的考订、文字的释读,密切关系到这一历史时代的官制、族氏、地理等等方面;同时,这些印章又是美术史上评价绝高的艺术品。因此,我认为赵平安教授这部书会博得众多读者的欢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