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解密》定位破解战争难题的实干家
本报讯 新华出版社近日推出保罗·肯尼迪最新历史巨著《二战解密》。曾以其宏大的历史观和新颖细致的解读视角论述《大国的兴衰》的保罗·肯尼迪,在这本新著里一反宏大视角的常态,而将视角定位于那些被人遗忘的科学家、技师和后勤人员。在盟军的领袖们运筹帷幄的时候,倘若没有这些“实干家”破解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战略家的战略选择就无法实施和顺利推进。该书仔细研究了这些实干家怎样发现和破解难题,以及他们的工作与作战目标的关系。这一独特的新视角启迪人们重新思考二战之中的必然因果。(余传诗)
第一本反映四川芦山地震的画册出版
本报讯 第一本反映4·20芦山强烈地震的画册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画册以时间为线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抢险救援的感人场景,展现了人民群众积极自救、互帮互助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大爱。本书大部分图片由四川青年摄影家协会成员在抗震救灾一线拍摄,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再现了救援大军争分夺秒赶赴灾区,奋不顾身抢救生命的紧张历程。本书收入图片近300幅,多为首次发表。
西班牙记者以环游世界书写自己的“在路上”
本报讯 近日,由西班牙记者、旅行者马克·塞雷纳所撰,讲述他在25岁那年前往25个国家和地区旅行经历的《二十五岁的世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这些旅行文字最早曾被作者贴在他的博客上,并为他赢得2009年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年度最佳创意博客大奖。正如该书副标题“我在25个城市,遇见的25个人”所言,该书以人与人的相遇为前提,分别记述了作者邂逅的菲律宾的渔夫、秘鲁的巫师、日本的和尚、环保主义者、反全球化运动者等等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的年轻人,由此生发出作者对这25个国家和地区的直观印象与思考。旅行中遇到的人和事,耳闻目睹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作者的冲击,构成该书的主要部分,也为作者的年轻岁月留下一份最好的纪念。(丁杨)
《汉传佛寺建筑文化》详释建筑组成要素和文化内涵
本报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最近出版零落尘著《汉传佛寺建筑文化》,本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寺院的内容,还结合实例介绍了佛寺建筑的布局特点,尤其对寺院中轴线的建筑如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楼)等建筑单体及其供奉的佛像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中轴线两侧的配殿以及方丈院、戒坛、罗汉堂、寺塔、经幢等佛教寺院的重要组成要素以及它们的内涵也作了详细说明。为使读者对这些建筑的文化内涵更加了解,作者还选取了大量图片资料加以诠释。
桂林画家徐家珏出版山水画集
本报讯 桂林画家徐家珏近年山水画创作的精品集《徐家珏中国山水画集》近日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画集图版主要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是徐家珏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作品,第二部分“钟灵毓秀 造化之功”是徐家珏的写生作品,第三部分“重布山河 袖拢乾坤”,虽只有两件作品都堪称鸿幅巨制。“重布山河”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徐家珏在写生与创作基础上的“厚积薄发”。本书还适当收录艺术界专业人士对徐家珏作品的评论文章,附有徐家珏常用印章,以备书画鉴定者参考。(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