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被称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老工业基地”,在时代变革中发生了巨变,昔日辉煌不再,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相对薄弱,投身工业题材创作的积极性和投身的优秀的作者都非常缺少,甚至处于失语的状态。在中央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由《芒种》杂志社、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老工业基地’与都市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动作家对“老工业基地”的文学书写。
“老工业基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曾缺少激情和想象。《芒种》主编张啟智提出,迄今为止的工业题材作品虽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但对“老工业基地”作出文学和哲学深度的生活体察、细致审视和现实思考、文化批判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面对今天社会的特殊的历史现实,为何中国作家对工业革命复杂性的认识不够深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指出,作家的生活基地都在豪宅里,工人中间没有作家,也缺乏深入基层的能力,所以能和这块土地相称的作品不多。评论家陈福民提出,今天谈论老工业基地,有很多沉重的历史记忆和复杂的情感的记忆,不是说要痛下决心割舍这些,而是应该看清楚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由原来的历史记忆承载的文明记忆与现在的关联,关注文明的差异性和渐变性,这是很多作家缺乏的,我们很难从老的机器文明思考新的东西,这是需要值得研究的。
1990年以来,由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现代化工业进程给“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给当下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这些都给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元素。沈阳师范大学文教授贺绍俊在和沈阳人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沈阳人的“不一样”跟老工业基地有着密切关系,包括伦理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城市的性格都打着老工业基地的烙印,这对沈阳当代文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文学资源。
“从沈阳到辽宁,大到东北,真是工业题材的摇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指出,从中国第一部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起,又有《火车头》、《乘风破浪》等工业题材的优秀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工业基地和工业文化对作家作品的影响,比如邓刚的《阵痛》,肖克凡的《机器》,通过工厂的转型,写出了社会的演变。工业基地也是文学的沃土,希望作家们在这个领域深入进去,创作出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工业题材之作。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现在谈到老工业基地的时候,作家们还是比较习惯于按照历史,带着一点历史悲情。尤其是涉及到作家个人经验,这种历史的悲情和个人的感伤联系起来了,这都是有道理。“但我也同时觉得,应该注意到,历史就在痛苦的蜕变中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在表现工业题材的时候,应该尽量全面看待、掌握它,这对于工业题材、都市题材的文学创作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