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菲)“我在台湾从十几岁起看马一浮的书至今40多年了,他当时所有的书我都圈点了一遍。但是很长的时间,很少听到学者聊及马一浮,可见赏音稀少。近年来马先生突然‘咸鱼翻身’,大家开始关心他的学问。但目前的研究确实还在初级阶段。”台湾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说。他的观点是:马一浮是一个讲经学的理学家,通过经学讲理学,经学和理学得到了非常有机的结合。
马一浮与熊十力、梁漱溟被后人尊称为“现代新儒家三圣”。今年是马一浮诞辰130周年。4月23日,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召开成立大会,浙江大学、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召开马一浮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马一浮书法作品展和“马一浮与国学”东方论坛等同期举办。浙江省人大原副主任毛昭晰,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俊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以及来自全国的100多位学者出席。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所原所长、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戴琏璋等作主题报告。马一浮弥甥女、马一浮书法作品和手稿捐赠人丁敬涵女士及部分马一浮亲属专程到会。
马一浮与浙江大学渊源深厚。1938年,应竺可桢校长之邀,马一浮在浙江大学开设国学讲座,著有《泰和宜山会语合刻》,并创作了浙大校歌《大不自多》。浙江大学副校长、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罗卫东称,研究中心是由浙江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发起并共同组建的人文学术研究与教育机构,围绕以马一浮为文化典范,围绕中国人文传统的传承与转化,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推介等工作。中心不独着力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力图推进人文知识转化与教育工作。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杜维明告诉读书报,马一浮是学养深厚的大思想家,是在我们这一代最令人敬佩的书法家、诗人,更难得的是,马先生是真正躬行的。有人认为他抱残守缺已经过时了,说他只有过去,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他楷定国学为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学,所有文史哲皆可统摄,一般人听起来觉得太荒唐,但其实它有非常深刻的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伟人,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从最基本的敬畏心开始,逐渐使我们的民族成为文化上有发展的民族,将来我们和印度的学者,和拉美的学者对话的时候,不能够只是以GDP来体现现在的民族自豪。
在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光教授主编的《马一浮全集》与新收录出版的《马一浮书法集》首发式上,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向该中心赠送了新书。
马一浮文革期间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所藏大批珍稀书画典籍被烧毁,大火烧了一整天。幸得多方及时抢救,加之家人无私捐赠,其部分藏品及书法等得以留存。位于西子湖畔的马一浮故居即纪念馆重修工作有望年内完成。马一浮纪念馆馆长龚鹏程介绍说,届时将展出马一浮的书法等作品,开展学术讲座,开办学生第二课堂,使之成为学习、弘扬儒学的一个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