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舒晋瑜)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近日在京公布了第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古籍普查重要发现。其中,甲骨文首次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而新发现的大量藏文文献(如西藏博物馆所藏的元刻本《释量论》)也成为民族文字文献的一大亮点。 截至目前,国务院正式颁布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11375部古籍入选,命名16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说,第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189家藏书单位的1516部古籍,第4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16家。第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囊括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名录中抄稿本数量颇多,收录明清56位名家稿本76部,宋元拓本71种,舆图43种,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纸质地图为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收录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珍品286部,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等12种民族文字。
第4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单位,涉及文化、教育、文物、民委、宗教、档案、新闻出版总署、中科院、社科院、部队、中医等系统,包括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民委古籍办等不同类型的单位和个人。此次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宗教、少数民族入选单位有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