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研制中国幼儿和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时候,不断有人质问辛苦地从汪洋大海中打捞好书的我们:你们这样做,到底有什么价值?阅读是个体的行为,每个读者都是自由的,应该让他们自由地选择、阅读,你们不能够代替他们决定应该阅读什么。
这样的质疑貌似客观,其实毫无道理。就像我们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否需要一张地图?对于本地人或者熟悉地形的人来说,也许不需要。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而且也没有任何间接经验的人来说,地图无异于良师益友。没有这样一张地图,我们随时可能迷失方向。即使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未必人人通晓当地的情况,了解僻静深幽处的美景。事实上,几乎每天都有父母或教师等朋友们问我:朱老师,我们究竟应该读什么书?
我一直认为,在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读什么比怎样读更为关键而重要。读什么,是精神得到何种滋养的前提。如果把读什么完全放手给每个个体读者去抉择,难度非常大。如果简单听信各种所谓的不负责任的“排行榜”,我们就很可能被误导,不仅与许多好书擦肩而过,更让宝贵的时光被低质量的阅读消磨。
所以,我一直非常崇敬负责任的优秀图书评选和书目研究推荐工作,这是一件出力不讨好但功德无量的事情。拿评奖来说,我一直认为,各类图书评奖的重要功能,不仅是鼓励奖励作者和出版者,更重要的功能应该是通过评奖把好书选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阅读。
这次参加第八届文津图书奖的评选,更坚定了我的看法:遴选图书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本次评选,不仅评委专家组实力雄厚,评选的过程也公开透明。每个专家的推荐理由、淘汰理由都要具名,立此存照。讨论时,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辩论,直到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值得欣慰的是,整个评选过程严谨规范,精心研制的结果是达成了高度统一的意见。
文无第一,茫茫书海里挑出10本好书,难免有遗珠之憾。所以我不敢说,这次评选出来的图书就是最好的。但是我敢说,评选的过程是程序公正、干净纯洁的,专家是认真严谨、负责敬业的。这些书,也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希望能够好好地宣传推广,让好书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好读书者读到好书。也祝愿文津图书奖坚持坚守,越办越好,成为更多读者心目中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好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