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开放高校图书馆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03日   08 版)

        记者3月20日调查发现,虽然部分市民想走进高校图书馆一饱眼福,但校方表示,社会群体进入会增加图书管理的成本,而且高校图书馆的书籍专业性较强,对市民开放还为时尚早 。(3月21日《蓝色快报》A10版)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大学的"精神家园",而且是社会的"文化心脏",在为大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上一切渴求、愿意读书的人提供阅读的平台。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公共资源,是纳税人供养的社会文化资源,摒弃身份、地位,给每一个想读书的人阅读机会,这是公共图书馆的现实使命与重大责任。

        太阳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财富而拒绝给予市民阳光。读书亦如此,阅读没有身份、地位、贫贱之别,市民是社会的主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他们有读书的权益,有精神追求,有享受公共资源的权益,这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必由之径。

        校方担心:市民走进图书馆,弄脏图书,加大图书管理成本。图书专业性强,有些图书是绝版的图书,丢了是金钱无法弥补的。这种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潜意识的排外,与其说是担心,毋宁说在思想上对市民的歧视、责任的推脱。何况如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那么图书维护及管理费用肯定不会由高校独自承担,当地政府或其他公益组织也一定会承担一部分。

        其实,市民的行为习惯与文化素质并非你想象得那么糟糕,读书看报层次并不比大学生逊色,甚至比大学生更珍爱图书,他们的读书专业性、自觉性以及行为习惯远远超过你们的"估量"。较之于那些只为到图书馆觅得一席看书场所的大学生,一些市民对图书需求更迫切,让市民走进图书馆能最大化图书使用效率。即便这给图书管理带来一定负担,但相比于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说,为纳税人做这点贡献不算是什么,也是必需的。

        从另一方面看,开放高校图书馆会给高校带来难以估算的效益,既能提升服务社会的美誉度,而且彰显了高校的人文情怀和大学开放民主精神。在学术研究上,一些校外人士与大学生共桌读书,志同道合者就同一本书进行交流互动,不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而且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密切的结合,有助于推动高校学术研究的发展。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一篇文章或许就能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一句话或许就能感化一个人,知识在阅读中潜移默化改变我们、提升我们,今天那些走进高校图书馆的市民,明天或许就有一个小发明、小创作回报社会。

        阅读面前人人平等,高校图书馆是社会的图书馆,大学师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同样市民获取知识的权益也应该受到尊重、保护和激励,这不仅是大学精神的内在需求,而且彰显大学的开放胸襟,更是一种基本社会责任。

        江苏省如东市 杨红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