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高考作文病令人忧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03日   08 版)

        作文本上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天下第一大题”,在满分150分钟独占60(大多数试卷),甚至70分(上海卷、江苏卷),可数以百万计(今年915万)的考生此题所斩获的分数却不甚理想,能获满分者寥若晨星,得高分者也少得可怜。这怨不得阅卷老师“心狠手辣”,下笔无情,舍不得打高分,怨只能怨考生力不从心,“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较为普遍”。(《中国青年报》)这高考作文病实在令人焦虑不已啊!

        高考作文病突出的症状是:跌入故纸堆,远离社会。很多考生无论写什么题目的作文,只知搬出李白、杜甫、昭君来应对,或者请出屈原、东坡、陶渊明来作证,没一点现代生活的影子。有一本《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48篇选文中竟有11篇全写古人,入文最多则是苏轼、李白、屈原、孔子等十位古人。

        其次,高考作文病出现新的症状,可概况为不知所以、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等三种类型,一句话,把严肃的考场作文当做一场文字游戏来玩。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组副组长漆永祥将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与弊习总结出赌咒发誓体、空言泛语体、小资美文体、爹在娘病体、故事拼凑体、四平八稳体、副题题记体、排山倒海体、生僻艰涩体、时空穿越体等15个类型。我认为上述××××体的通病是:作文苍白而无血色,反映了很多考生内心空虚,缺乏真情实感。

        人们不禁要追问:高考作文病流行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这要从考生个人、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原因三个方面来分析。作文是什么?作文是生活结的“果”,生活下的“蛋”。一个人,如缺乏对生活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体验,是很难写好作文的。可太多高三的学生却远离生活的大海,每天只知做题,做多种多样的题,在题海中挣扎,让自己异化为做题的机器,变成了分数的奴隶,丢弃了生活的激情。这样一种状态,考场上怎能写好作文?

        一个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叶圣陶先生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作文?叶老提出了“求诚”的原则:所写作文“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何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结,发乎惰性的自然。”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有血有肉的文本被解剖成了各种知识点,美消失了,一切为了应试”,因而很多学生不爱学语文;作文教学则大多违背叶老的要求,只重写作技巧,大讲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不少语文老师临考发几篇所谓的范文给学生,让学生背,告诉他们考场上可比照发挥,有的考生甚至把范文默写到试卷上,成了自己的“考场大作”!

        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人人心里的又似乎不以为然的倾向:英语强势,母语落寞。这是一个十分严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文是一个人母语水平的综合体现,高考作文病的流行是母语教育边缘化一个侧面的反映,同时也是高考考生对母语、对人生的态度的一种看得见的表现,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山西省太原市  卢传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