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从《链接》到《爆发》:理解“复杂性”

    葛之(本报书评人)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03日   12 版)
    《链接》,[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徐彬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28.00元
    《爆发》,[美]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马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59.90元

        最近出版的费雪的《完美的群体》被认为是挑战了勒庞的名著《乌合之众》;而巴拉巴西的《爆发》,则与两本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本是作者本人早些年的《链接》,而另一本是塔勒布的《黑天鹅》。人们认为,《爆发》是一部颠覆《黑天鹅》的著作。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科学初步成型,这五本书结合着读倒是蛮有意思。似乎《爆发》、《链接》和《完美的群体》比较乐观,而《乌合之众》和《黑天鹅》则相反,不过我们不能轻易根据一种观点去否定相反观点的价值。张维迎说得对,要普通人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相对较易,但接受社会科学知识很难。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交叉科学)的研究圈子内也远未达成一致,普通读者自然难以适从。这就好比只有一个手表,你就倾向于相信它的走时是准确的;而若是一堆手表的时间都有明显差异,你就不知道该信哪个了。当然,这是由社会的模糊、复杂、不确定造成的,只要不以权威压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正常的状态。

        网络的科学

        《链接》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著作。作为著名的网络行为专家、无尺度网络概念的提出者,巴拉巴西在《链接》中提到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精彩的思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前,网络科学中最著名的概念是所谓的六度分隔,也就是说平均而言,文明世界中任何两个人只需经过至多6个人便可联系。现在认为,六度恐怕要修改为五度甚至四度了。这说明世界很“小”。在《链接》中,作者花费一定的篇幅阐述了六度分隔理论的历史。

        那么互联网的情形又如何呢?书中提到,巴拉巴西与同行进一步研究了互联网,他们得出的结果是,任何一张网页都至多需要经过19次点击,可以与任何另一张网页相连。这说明,网页也是一个“小世界”。当然,19是比6大得多,毕竟网页比人口多得多。

        无尺度网络是网络复杂性研究中与“小世界”并列的两项有名的研究。如果把网络中每一张网页看成结点,而两张网页相连就把对应结点连成一条边,那么就构成了一个图或网络。对于每个结点,与之相连的边的条数称为它的“度”。巴拉巴西发现,网络不是随机图,而是一种“无尺度网络”。在随机网络中,每点的度差不多,但在无尺度网络中,有些点的度非常大,称为集聚点。这些点的分布遵循“幂律”。反映在实际中,就是一些网页具有海量点击,而其他一些网页则只有寥寥无几的访问者。

        《链接》阐述了人类行为的空间模式。

        那么,这种网络研究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呢?在《链接》中,巴拉巴西列举了很多大家熟悉的例子,如恐怖分子的网络、计算机病毒或真实病毒的传染模式、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探寻这些网络普遍和特殊的规律,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比如,当网络遭到攻击或破坏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书中巴拉巴西指出,无尺度网络具有稳健性和脆弱性并存的特点。特别是,当一些集聚点遭到破坏时,就会对整个网络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网络”,尽管今天的技术比过去先进好多倍,然而现代社会也存在非常脆弱的地方。一旦要害受到攻击,就可能造成整座大城市的瘫痪甚至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军事实力比朝鲜强很多倍的美韩需要考虑的。

        在该书的最后部分,巴拉巴西指出,网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复杂性。这应该成为21世纪科学的主要任务。

        人类行为究竟可否预测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抵制随机性,渴望获知未来,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焦虑;但若是太确定呢,却又备感无聊,甚至唯恐天下不乱。其实,人们喜欢不确定,但能做到总体趋利避害。从历史上看,所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时常会被突然冒出来的“黑天鹅”破坏。

        塔勒布的《黑天鹅》重新拾起了对随机性的认识。也许过于强调随机性,波普尔及其思想追随者索罗斯、塔勒布等都对历史决定论持否定态度,但巴拉巴西的观念有所不同。

        时间进入2012年后,“大数据时代”开始被多次提及。现在,巴拉巴西又利用这一概念进一步研究了人类行为的时间模式。他认为,海量的大数据可以对人的行为进行“追踪”,这使得他具有以前探讨“人类行为预测”者所不具有的优势。巴拉巴西宣布,自己找到了被长期认为是完全偶然的人类行为之下的有序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命名为“爆发”,即是说,我们的工作和娱乐及其他种种活动都具有间歇性,会在短期内突然爆发,然后又几乎陷入沉寂。联想到本人曾参加过很多次相亲,发现有这么一条规律:经常是一段好长的时间内“缺货”,或者连续好几个都没有满意的;一旦遇到较满意的,又不止一个(我不好意思推掉,所以都去见了),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来搅局!相信许多男女都有类似的窘境: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主、客观原因而分手,并未存在什么根本性的症结或矛盾。尽管我经常犯重知识、轻情感的错误,不大懂得人情世故,屡受小市民变本加厉的嘲讽,但我还是死不悔改,有兴趣就此事向巴拉巴西请教,如果给机会的话。

        必须指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是最复杂的,似乎越是复杂、高级的事物就越难预测。现在,巴拉巴西却在《爆发》中给出惊人之语:93%的人类行为都是可以预测的。这个数字是否可靠姑且不论,不过,“越是复杂、高级的事物就越难预测”这个观点的确是错误的。当我们与一个人接触几次,从几件事或细节就可以感觉出此人的人品、性格、偏好等,甚至他的家庭和接受的教育……那么这人以后办什么事有何结果,是适合做学问呢还是做生意,基本上是可以定论的。因此,预测人的行为、他的失败和成功,也未必是不可能之事,也未必就难于天气预报(不过算命是不靠谱)。塔勒布认为人类的行为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小概率事件,因此必须从随机生存中获得智慧。《爆发》与《黑天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比之下,以小世界和无尺度网络等为基础的网络科学还算成熟,像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而以大数据时代的新概念为基础的、人类行为的“爆发”模式,则仍是处于襁褓之中的婴儿。

        必须一提的是,在这几波研究中,数学扮演的角色引人注目。复杂网络理论的数学基础,主要是图论以及概率论等。

        理论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理论是骨架,故事是血肉。有些主题只能是理论,如代数拓扑;有的主题只能有故事,如文学作品。但也有些主题,它可以非常理论,也可以非常故事,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经管类读物特别是博弈论就是个典型例子,高端的充满概念和公式(故事也有一点),低端的就完全是案例(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权谋术)。我想有点层次的非专业读者,必定对前者敬而远之,而对后者不够满意。介于两者之间的读物反而不多,张维迎的《博弈与社会》就做得较好。网络科学也是如此,无论是《链接》还是《爆发》,都是理论与故事结合得十分完美的佳作,既保持了生动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对读者来说很有启发性。当然,《黑天鹅》也是如此。理论与故事的完美结合,是高级科普的重要特征。

        据说在MBA课程上,许多学员都希望多听些案例,这固然便于理解,但若只有案例,那就变成听说书了。搞社会科学和交叉科学,具体观点没有必要保持一致。至于某种理论是否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理论之美就在于,用尽可能少而深刻的概念,解释了尽可能多的现象。这应该是所有理论家的追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