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盛大,因起点离职而风波骤起。
3月23日,盛大文学CEO候小强接受读书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在做什么。”
那么,他到底在做什么?
早春内乱!
盛大文学陆续地收到几十人的辞职报告,且都是起点中文网的核心主编。3月6日,盛大文学对外发布《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致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信》,称起点中文网部分员工提出辞职,侯小强将直接负责起点中文网的工作。
这封信发出后,引起轩然大波。对起点中文网未来发展关心者有之,对起点高层离职事件内幕的各种猜测者有之,甚至对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的人身攻击者有之。
侯小强通过微博表示,将利用盛大文学的各种资源更好地服务旗下作家,并于近期与北大联合召开网络作家研讨会,并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1,作家是我们衣食父母,必须服务好他们;2,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为作家写作提供技术支持;3,做好各项福利制度,更透明,更公平的机制;4,考虑成立网络作家工会;5,利用盛大文学具备的国内外媒体资源,学术资源尽可能包装好我们的明星作家,尽可能开辟更多渠道让作家赚钱,尽可能解决作家的后顾之忧,为写作提供保障。
3月13日,侯小强发布内部演讲,否认“离职阴谋论”。对于种种质疑与不解,他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达自己的淡定与宽容。同一天,起点中文网对外发布公告,承诺现有作者福利不会削减,并保证未来会提供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的写作环境。
候小强告诉读书报记者,盛大将推出中国写作者大会,起点依然是写作者的家园。目前盛大已提前补齐空编。他在微博上发出的招聘信息,一天之内被转发4000多次,第一天就收到1000多份简历。
到此为止,或许起点离职风波划上了一个句号。然而,这一事件并非简单的离职。其背后隐藏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弊端,仍值得我们警醒或探讨。
起点何为?
起点中文网创立于2003年,前身为起点原创文学协会,最初是个人性质的网站,于2008年并入盛大文学。因为得到盛大资本的注入和职业经理人的加盟,推动了起点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网络文学占有43%左右市场份额的成熟网站。据悉,起点中文的历史上也发生过两次严重的作家和编辑流失,一次是2006年中文在线挖走了八成一线作者,编辑部也走掉了七成左右的骨干;另一次是2009年纵横中文网挖走了数名大牌作者,两次挖角事件在当时似乎没有引发太多关注。
原创文学有两种价值,一是作为内容产业的产品价值,二是作为互联网产品的流量价值。十年前,网络文学不过是论坛的零散的帖子,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却因起点团队的千字2分钱付费模式,变成了一个产业,并由此派生出众多的类似公司。现在想来轻松简单,但其时种种思考和决策,定然也费尽思量。历史无法假设,但可以对比,譬如博客也曾风靡一时,却因未找到商业模式而偃旗息鼓,今日微博的日渐式微,也因盈利模式不够清晰。在华文天下图书公司总编辑、出版人杨文轩看来,起点创始人吴文辉及团队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四年前,网络文学网站群雄并起,各网站之间彼此挖角,相互损毁,也是一片乱象,在互联网产业大格局中也被边缘化,甚至成为打击盗版和涉黄的重点对象。”杨文轩对读书报记者说,“2007年在一次文学论坛上,我甚至放出狂言:网络文学已穷途末路了。而2008年盛大文学的成立,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网络文学各大网站,重树形象,整合资源,网络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让我的预言破产了,至今汗颜。”
杨文轩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看到更多的是产业问题。他认为,盛大文学的成立,整合网络文学产业链,是一种战略安排,足见陈天桥的胸襟和胆识。新模式创新需要勇气,而保持创新的持久性则需要胆识。起点模式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盛大持续投入。当年与起点并驾齐驱的一些原创文学网站,因选择投资方不慎而衰落,便是证明。
杨文轩分析说,中国经济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动荡比传统产业更为剧烈,分分合合是整个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状态。在欧美,产业价值体系和商业规则业已形成,而在中国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存在巨大的商业机会与诱惑力,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公司的波动和个人去向的选择。在这一大的商业背景下来看待离职事件的发生,便更通透,更释然。事情本无对错之分,只有角度不同。对错需要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规则基础之上,而目前规则本身却不确定。如果说此次离职事件需要有所检讨的话,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建立新的商业规则和价值体系。
对于网络文学的未来,杨文轩是乐观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将阅读功能分化了,信息、知识和思想被分解了。基于信息、知识的内容阅读将被互联网和数字阅读所取代,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将在新的载体形式上融合,变成一个完整的大蛋糕。而纸本图书将回到20世纪初平装书革命以前的时代,内容更具有思想性、更具沉淀价值,且形式和内容保持统一,成为一种奢侈品和鉴赏品,成为豪华的小蛋糕。
但是,杨文轩说,整个蛋糕是足够大的,大到大家都分食不完。阅读作为内容产品,本身有价值实现渠道,又基于互联网,有流量意义。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个人的创业欲望无法抑制,产业巨头的觊觎也不可避免,却不是此消彼长,也不是你肥我瘦,而是共生共赢。
他据此认为,此事对于盛大文学而言,虽有损失,却不是致命的。该公司在此领域已有很好的卡位,且形成了平台优势,影响不会太明显。新的竞争更像是鲶鱼效应,只会让其更有活力,更具创新意识。对此,杨文轩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对于侯小强而言,所面临不是压力,而是动力。对于过往,要抱着感恩,对于他人,要多有称颂,才能为自己、为公司增添荣耀。”
据读书报记者调查,此次创始团队离职之后,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因为备受关注,起点注册用户和流量反而有增无减,也印证了杨文轩的判断。3月23日,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在接受读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尚在病休中,并未完全离职,不便透露信息。
小强何为?
原创文学在网上热闹非凡,在社会上却广受诟病,为传统作家排斥,网络作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不高。如何打通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壁垒,需要契机,也需要机缘。
早期做网站的多是“技术男”,做事情有一股拼劲。侯小强是文学科班出身,又有新浪门户副总编辑的运营经验。
组织省作协主席征文比赛,举办各种论坛,举办网络文学作家班,推荐作家进入作协,安排作家参加国际书展,整合线上和线下出版资源等,侯小强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人们也许以为他不过是作秀,但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网络作家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却是事实。以盛大文学旗下网站为主,包括其他网站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的比比皆是,如《步步惊心》《小儿难养》《搜索》和《裸婚》等。网络文学正在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
如果不是这些努力,也许网络文学依然停留在边缘状态,缺乏合法性,可能错过此波移动阅读的大好时机。
盛大声称,2004年盛大收购起点中文网后,使当时排名第四的起点迅速攀升至第一位,四年收入增长近30倍。
除了营收指标,侯小强任职以来的宏观业绩,则是对文学产业链的布局。他在微博里这样写道:“盛大文学以版权生产为中心,移动互联网和版权衍生为两翼的发展策略。除了不断收购优质公司、扩大版权生产的平台;同时加大在移动互联网以及漫画、剧本、声优等方面的投入。”
侯小强说,盛大在过去的几年致力于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希望推动起点中文网建立更富有效率和公平的机制,并让机制完美运行于编辑转型、作家服务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二是整合;三是产业链发展。
刚进入盛大时,他希望做数字出版。但是产业环境不好,盗版盛行。如何迅速扩张?经过研讨,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在产业链布局上下工夫,所以并购、建立壁垒、进入编剧和漫画领域。但是,也许正是这一方向上的调整,使大家产生了分歧。
盗版是文学网站长久的外患。
为了努力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侯小强另外一项投入精力较多的事情是版权保护。据统计,因盛大文学介入而被法院勒令关闭、负责人被判刑的盗版文学网站不少于50家。同时,经历了数年的谈判,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开始为正版内容提供更优先的位置。有些人认为,如果不是出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对作家的爱护,很难有人会数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并投入行动。在这几年的维权行动中,盛大文学不仅仅是唯一的利益所得者。
从进入盛大的那一天开始,侯小强就开始思考,盛大文学的版图如何规划。
“我们希望打破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鸿沟,”他说,“开疆辟地,成立自己的无线、线下、出版和编剧等业务。五年不长,但当我们看到我们已经牢牢地把控网络文学市场,我们成为中国第一大民营出版公司,我们是三大运营商最大的无线合作伙伴,我们的云中书城一年时间安装量突破2000万,我们授权在拍的影视作品将近百部,同任何人一样,那种快乐无以言表。 ”
侯小强说:“我已经意识到,要想让产业往前走,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跨界,网络文学是中国特色,但其商业模式是全球意义的;二是做文化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耐得住寂寞。上市或赚钱不是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革命尚未成功,只是看到了一点曙光,未来的起点将是更开放、更创新、更平台化的机制。”(本报记者 舒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