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陈丹青5本听课笔记领受“木心的礼物”

    木心《文学回忆录》记录20年前纽约“文学远征”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26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丁杨)“阅读他的书,是对作家最好的纪念方式。”从上海来京参加《文学回忆录》新书分享会的作家孙甘露曾与该书作者木心有一面之缘,他这样表达对木心的敬意。时值画家、作家木心辞世一周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推出《文学回忆录》并于日前在京举行“木心的礼物——《文学回忆录》”分享会。这部40万字、上下两卷的文学史,源自1989年至1994年期间木心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所讲的“世界文学史”听课笔记,书名系尊重木心生前所定。分享会上回荡着木心最爱的古典音乐曲目,包括陈丹青在内的5位当年的听课者回忆了各自听课印象及与木心的交往,主持人沈星和孙甘露朗诵了书中片段。木心亲属及友人、正在筹建中的木心美术馆设计师等亦到场。

        自小热爱文学的木心曾阅读大量中国古典和世界文学名著,有良好而系统的民国教育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移居纽约后木心开始在台湾发表作品,2006年起他的作品陆续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内地出版。在木心辞世一年后出版的《文学回忆录》是他最特别的作品,木心的学生陈丹青曾这样描述当年这场“文学远征”(木心语),“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5年间,旅居纽约的10余位中国艺术家轮流提供自家客厅用以听木心讲述。讲课的底本和体例采用了上世纪20年代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内容包括古希腊神话、新旧约,诗经、先秦诸子、楚辞,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文学以及欧洲中世纪到19世纪的各国文学,关于20世纪现代文学的讲述则是木心应听课者要求所加。陈丹青当时记下5本听课笔记,不止记下木心课上讲述,甚至现场听课者和木心的对话、散课后的谈心都有记录。这5本笔记陪伴他近20年,去年末在乌镇的木心追思会上,应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心读者恳请,陈丹青答应公开这份笔记。因速记字迹潦草,他只有自己录入电脑,耗时半年,亦参与此后该书的编校、装帧、配图等环节。

        “今天是个怀念的日子,但应该是个快乐的日子,因为我们来领受木心的礼物。”陈丹青在分享会上说,“相信大家看了这本《文学回忆录》后会更丰富地了解木心。”据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的系列图书《温故》还将推出一本纪念木心的专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