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中国话剧开端是否春柳社”再起争议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2月26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如果以话剧在中男的首次公演作为标志,当然轮不到春柳社;以中国首次演话剧为标志,也轮不上春柳社。”12月22日,在“新潮演戏与新剧的发生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春柳社不是中国最初的戏剧演出团体。

        那么,春柳社在什么时候正式被确定为话剧诞生标志的?持否定“春柳社是中国话剧开端”的学者,均以《新剧史》作为重要参照资料。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认为,从清末到民初,新剧发展经历了诸多波折。从学生演剧发端,经过汪优游、王钟声和任天知直到郑正秋的努力,新剧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成功地为普通民众接纳。新剧从发生和发展和历史,曾经有过多种叙述方式,从春柳社发的进程是最为人们熟知的。尽管我们看到1907年以后许多新剧同仁不同程度地认同春柳社的存在与作用,甚至主动贴附春柳,但也可能有话剧发生的另一种理解。

        对于傅谨提出的疑问,苏州大学朱栋霖表示,上海的学生演剧在好几方面影响了早期文明戏的发展取向与进程。以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演剧为标志、清末上海学生演剧,就是中国话剧的开端。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现代话剧的开端,一直被误解为1907年春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春柳社的演剧活动。朱栋霖提出,现存最早的关于上海学生演剧活动的记载,始于1899年。更完备地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话剧的雏形的,是东京留学生社团春柳社于1907年演出的《茶花女》与《黑奴吁天录》。

        中国话剧开端是否春柳社?日本摄南大学教授濑户宏回应,他认为春柳社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开端的理由包括:一、《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演出成功,留下诸多资料;二、东京演出的反响迅速传到国内,对国内尤其是上海戏剧界很大影响;三、春柳社孕育出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中国戏剧运动的骨干人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