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是什么造就了诚信男孩?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1月28日   08 版)

        11月2日,江苏扬州大学附中学生徐砺寒在碰擦了私家车后,为车主留下了一张字条致歉:“我是扬大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他还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让孩子赶快上学,没有要求赔偿。 

        一位中学生,不小心碰擦了私家车,不因无人看见而溜之大吉,也不因逃避指责和赔偿而心安理得,而是自觉地留下“致歉条”,诚恳致歉并承担可能会带来的赔偿等后果。透过这寥寥数语的“致歉条”,这位中学生恪守诚实,恪守信义,恪守道德的品行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就这样生动而真实地站立在社会面前。令人感概,也令人称颂。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在不经意间痛心地发现,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挑战和冲击。一些人的诚信在消退中,责任在淡化中。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诚信被高高挂起。诚信似乎变得不值一提了!于是乎,只要不被发现,驾车把人撞伤而逃逸,成了“聪明”之举;而将摔倒在地的老人搀扶起来,则因生怕遭致意想不到的麻烦而选择“旁观”。 

        无可否认,当今社会上,有一些讲诚信的老实人确确实实是吃亏了;相形之下,一些不讲诚信的“聪明人”,反而活得滋润,一边偷着乐。但这是否可以由此得出让人沮丧的结论:讲诚信者肯定要吃亏;或者,我们应视具体出于何种场合来决定讲不讲诚信?笔者认为,一个讲诚信的人,最终是不会吃亏的。 

        讲诚信的人,有时可能会失去什么,但终将得到应有的荣光,也将活得坦然,让自己获得很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我们从扬州的这位可爱的中学生身上,欣慰地看到,诚信是社会的主流和正能量,诚信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不是吗,那位私家车的车主为中学生的诚信而感动,不仅没有指责和要求赔偿,反而对中学生的诚信行为啧啧赞叹。这就有力证明了,诚信,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永远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无论在当下还是在未来,诚信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做人处事要讲诚信,学习工作要讲诚信,商业买卖更要讲诚信。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那个可爱的诚信男孩?我想,除了个人的道德修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功不可没。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理由向扬州男孩的学校和父母致敬,因为是他们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让诚信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并如“微光”向社会传递着无尽的正能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  缪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