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袁世凯去世后近百年来,关于他的传记、学术著作以及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近期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洪宪梦》(王燕琦著,语文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有其独特价值。我认为这本历史小说有三点值得肯定:1、史实层面言必有证,在历史场景的细节方面追求最大限度的还原;2、保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方面的克制,刻画人物尽量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3、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都具有一种“民国范儿”,实为难得的历史小说佳构,亦可作为研究民初北京民俗风物的读物。
《洪宪梦》撷取的时间段是民国四年(1915)夏到民国五年春这多半年,袁世凯在“皇帝梦”的诱惑下,一改平生审时度势的风格,步步滑入其人生的悲剧,在君主立宪派及阿谀奉承之徒的鼓吹推动下,演出了一出“洪宪帝制”的政治闹剧,又在梁启超、蔡锷等人的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万人唾骂的下场,结束帝制、创建民国的英名毁于一旦。
后人读史,容易有“事后诸葛亮”的智力优越感。今天看来,袁世凯称帝是愚蠢至极,但若把自己放置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一代枭雄如袁世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出“昏招”也并不意外。
对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近百年来,史家做过各种解读。王燕琦避开了这类学理性的争论,而以小说家的笔触,运用历史考据与细节描写,描摹了一个个性鲜明的袁世凯,同时生动鲜活地铺陈了袁氏逆潮流而动的历史过程,由此也展示出了开历史倒车的政治逻辑。
用书中人物梁启超的话说,君宪与共和,并无优劣之分。若能还权于民,权力能得到有效的制衡与监督,真君宪胜过假共和。然后在现实政治中,选择君宪还是共和,必须受制于历史之情势。这就是梁启超为什么在清末鼓吹君主立宪,而当袁氏以行“君宪”之名复辟帝制时,坚定地捍卫共和,因为梁氏能看清历史大势。清末“预备立宪”,国人还对清廷抱有幻想,立宪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亦有相当的合理性,此时若行君宪,或可以挽狂澜于既倒。然清廷当国者如监国摄政王载沣等人颟顸而自大,“皇族内阁”一出笼,令天下士民寒心,武昌起义枪声一响,共和成了必然的选择。从此,“君宪”之梦,覆水难收。
袁世凯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经历,决定了他是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的过渡人物。清末士林评价袁氏乃“不学有术”。他颇具政治智慧,然而其学养与儒学功底,远不如前辈曾国藩与李鸿章,因此所谓“君臣大义”,在他心中倒不是障碍,而对共和、宪政、民主这些现代政治学的概念,确是茫然不解。他是被历史的潮流推向“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的,包括他在内,中国当时诸多政治精英并不知晓“共和”的精髓。以“术”之成熟老道在政坛沉浮数十载的袁世凯,无理想主义情怀,唯有利害之计较,面对“国体之争”这样中国第一号的政治问题,作为当局者,误入歧途亦在意料之中。
当然,袁世凯的利害计较,不仅仅指皇位之尊荣、子孙之富贵,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代枭雄,他也有对国家利益的考量。袁氏与其同时代的人,包括北洋僚属冯国璋、段祺瑞等人,也包括政敌孙中山,乃至后来的蒋介石,面对中国疆土之广、人口之多、民生之苦、外患之重、体制之积弊的现实,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强有力、高效率的中央政府和有威望的强势领袖控盘,乃是共识。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后,皇权覆亡,共和草创,从制度层面至文化层面,在中国尚属刚刚起步,效率低下、积重难返乃情理中事。《洪宪梦》中第一章,袁世凯见英国公使朱尔典时说的一番话:“眼下所谓总统权力,其实尚不如当年我做直隶总督的权力便宜,办起事来处处掣肘,因此这些年办共和,也没有办出什么名堂来。”
像袁世凯这样传统的政治人物,要办大事必须集权简直就是一种执着的迷思。袁氏败亡后,孙中山偏处南方一隅,处于军阀势力的夹缝之中,最后选择了师法苏俄。效仿其党国体制,以党领军,以军领政,党首掌握军权,以军力为后盾,用党的组织掌控社会各个层面,因此有了“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步走计划。而袁世凯当大总统时,“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即便是天纵英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袁氏怎么可能无师自通,想出列宁、斯大林的套路?因此,对袁氏而言,如何集中权力维护国家利益,恢复帝制就是一种路径依赖。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局限”,袁氏无法突破这种局限。人普遍的心理是容易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事物,基于他这样的见识,那么无论是其长子袁克定,还是政客杨度,或者洋顾问古德诺等人,主张恢复帝制的言论就易入袁氏之耳。即便无书中所描绘的袁克定专门出版一张《顺天时报》来欺骗乃父的故事,袁世凯同样会相信恢复帝制乃顺民心应天意。——有了“心魔”,就会产生信息的自我屏蔽,“兼听则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历史局限和人性弱点叠加,是铸就袁氏悲剧最重要的原因——这是我读《洪宪梦》最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