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人的变异和迷失的图谱

    ——评长篇小说《夜奴》

    白 烨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0月17日   19 版)

        刘晓刚是当下文坛创作较为勤奋,文学造诣较高的一位业余作家。他的主业是经商,写作是副业。但他平均两三年就有一部小说新作问世,2003年推出长篇小说《活成你自己》,2006年又出版长篇小说《天雷》,2008年又拿出了系列小说《夜奴》。令人纫佩的是,刘晓刚在小说产量不菲的同时,如许作品都以其多样的题材、各自的意蕴和不同的写法,表现出较高的文学品味。这在业余作家中不说绝无仅有,也属凤毛麟角。

        以前的刘晓刚,我约略觉着他的作品拥有基于实打实的人生体验的雄浑厚重,在洞察和表现人性的深度与力度上,都常常超乎人们的想象。他写人写事,相当的“心狠手辣”。从前两部作品《活成你自己》和《天雷》可以看出他写作的“深”和“狠”——他善用蒙太奇手法,在支离破碎的故事中,拼贴出浊中有清的浑象生活画面,在“混不吝”的人物行状中,揭示黑中有白的人之性情。他的笔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他在《活成你自己》和《天雷》之后推出的第三部小说《夜奴》,在题材范围与表现对象上,虽然走出了西安,走出了都市,甚至走出了中国,成为一本国际性题材的小说,但他写作所惯有的一些基本元素,依然明显可见,那就是由现实人生来洞悉复杂人性。 

        作者借书中主人公“我”——小土的视角,由一个知情者对所见所闻的如实记述,讲述了八个非寻常人物的非典型故事。“我”不仅走入了这些故事,而且也延续或改变了故事的结局。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一夜成名的影星,有美国企业家、日本武士后代、商业间谍,也有复仇者和杀人犯。他们都在爱情、金钱与死亡的喧嚣之间挣扎徘徊,起承转合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乃至冒险性。他们纷纷陷入难以自拔的人生泥淖,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兼而有之,各自的情形与具体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殊途同归的倾向,那就是徘徊于商道和人道之间,纠结于错爱、复仇、阴谋、忏悔……这些所有的情绪与情结,都成了他们生活的主宰,乃至人生的负累。更为重要的是,刘晓刚不只在作品中将这些奇人异事一一呈现出来,他还把他们的讲述和自己的书写,作为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经由这种讲述和记述,来深刻地反省生活、反思商道,审视人性,拷问人伦。

        何为“夜奴”?刘晓刚告诉人们:“我们是夜的奴隶。夜是什么?是痛苦,是迷茫,是命运,是诞生黎明的母体。夜,会让我们畏惧,也会让我们思索。会让我们失落,也会让我们求索。”这里所谓的“夜奴”,其实就是生活的情奴、钱奴、欲奴。这种人的生活情态的典型概括,本身就暗含了反思性,带有着批判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实际上是描述现代人精神变异和生活迷失的一部图谱。 

        刘晓刚总是试图在描写生活中去总结生活,挖掘出浮躁生活背后的真相所在,所以《夜奴》的语言,打磨得深沉、内敛、凝练、沧桑,其中又不时透着玩世不恭和插科打诨,以及解嘲与反讽。这种态度本身是对生活、对写作,构成了一种消解,但又和前两部作品不同,前两部作品可以说是纯粹的解构,是把整个故事刻意支离开再重组拼贴,而《夜奴》貌似刻意的支离,实际上却是一种整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串糖葫芦的写法。这种写法,对于这部由系列故事构成的作品,是最为适当的。 

        我以为,《夜奴》的这种写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刘晓刚面对现代都市生活变异与人性迷失的某种无所适从。他有权草率或谨慎地判定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走向与生死结局,但并没有为这群变异和迷失的人指出生活的路向,开出疗救他们破碎人生的灵药妙方。如他所说,生活是一口大染缸,而文学是对生活的一种救赎,可以洗涤心灵,谁都不可能借助一部或几部作品就能跳出这口染缸,从此遗世独立。作家要做的,只是让每个身处染缸的人看清周身的颜色而已。因此,他的无奈,乃至无解,也正是作品意义的另一种延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