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号纪年?
年号是我国古代统治者为纪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也就是用来纪年的名号。这种纪年法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它不仅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邻近的朝鲜、日本等国。
用年号纪年之前,纪年的办法是用帝王、诸侯即位的年次来记事,只有年数而无年号。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开始时一般一个皇帝都有几个不同的年号,到了后来比如清代,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故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其皇帝。如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只有一个年号“康熙”,故也可称之为康熙皇帝。年号一般为两个字,也有三个字、四个字的,如王莽有年号“始建国”,宋代有“大中祥符”(宋真宗赵恒),但比较少见。每一皇帝继位,重新改元,一般都从次年初开始使用新年号,所以这时一年之内往往会出现有两三个年号的情况。年号所使用的名词往往是选用吉祥福禄的字。
什么是帝王纪年?
我国古史上有确凿的编年记录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算起的,那时都是以某帝某王即位的一年为第一年,称元年或一年,以下顺序递增。帝王死后,即位以其谥法称他在位的纪年为某帝某王元年、二年、三年……。《春秋》记载春秋时鲁国的历史,从鲁隐公元到鲁哀公十四年,其中鲁隐公元年、鲁衰公十四年即为鲁国的纪年,这样的纪年,称之为“帝号纪年”或“王位纪年”。
“年”与“载”有何区别?
年与载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常见。中历纪年在年号后都是用“年”字记数,如建安三年、唐贞观十年等。但有些朝代记年数的后面有时也不称“年”而称“载”,这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自天宝的第三年(744)正月初一开始,至肃宗至德的三年(758)二月初五之间,称“载”而不称“年”。共14年又一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当时的人均称“载”而不称“年”,在今存唐人写的史书、诗文、诏令中皆如此。如杜甫的《北征》五言古体长诗,开首几句是:“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这是杜甫在至德二载(757)四月由长安至凤翔投肃宗,八月回家探望家小,这首诗是回鄜州后追叙的他回家的经过。
遇有以上情况,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曾有过改“年”为“载”的时候,在读、写文章时,对这一时期的“载”字切不要乱改。
何谓夏小正?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文献典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原来是《大戴礼记》卷2中的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卷,宋代傅崧卿撰《夏小正戴氏传》四卷,进行整理和注疏。该书体例分经、传两部分,依照各月次序,每条先列经文于前,再附传文于后。经文记载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内容涉及到自然现象、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
该书是现存的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星象、物候、农事、政事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发展及农业生产状况和天文历法及物候状况的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物候学、教育学史、以及训话学都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