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成人小说处女作明天上市

    “最自由的”罗琳准备坦然迎接恶评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9月26日   04 版)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明天是个大日子,但未必是个绝对的好日子。作为英国女首富和世界上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作家,JK·罗琳用几年前还不曾有的高度自信,武装了自己。

        在七本《哈利·波特》取得奇迹般的成功之后,罗女士发愤转型,由童书领域迈入成人世界。《临时空缺》(The Casual Vacancy)是她为成年读者所写的第一本小说,将于9月27日早8点在多个国家同步上市,全球市场对此高度期待。英国头号连锁书店沃特斯通声称,此书或将成为“今年最畅销的小说”。

        但是我们相信,必有一些评论家埋伏在暗处,时刻准备向她发起新一轮的攻击。

        基层选举,阶级矛盾

        《临时空缺》肯定是今年保密措施最严格的小说。在上星期六的《卫报周末》出版之前,我们只知它毫不费解的书名、大红大黄的封面,以及一份至多两三百字的故事梗概。

        《卫报》的德卡·爱肯海德(Decca Aitkenhead)获得了独家机会,前往出版商利特尔布朗书局的伦敦办公室,在重重监视之下,预览此书。出版社的诸君甚至自己也无权展读,取出手稿时的虔敬与小心,一如手中捧着“一只无价的明代花瓶”。

        故事发生在牧歌般的英格兰西郡小村佩格福。乡干部费巴里突然去世,打破了村民的平静生活。老费来自相邻的属地——破败、污秽的废庄(the Fields),佩格福却是资本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民多为中产阶层的万元户,体面而富足,厌恶穷邻已有多年。老费的去世,给了佩格福一个好机会,如果让自己人补缺,便可在乡委会取得多数席位,从而将废庄踢给邻乡,一劳永逸地甩掉这个包袱。

        由谁来取代老费的问题,成了“前所未见之最大战争的导火索”。乡委会主席想让自己的律师儿子上位,却受到乡医和校长的挑战。校长有个半大儿子,坏了父亲的大计。他深入废庄,欲求真相,并和庄上名声最坏的魏婆姨搭上了关系。

        魏特莉(Terri Weedon)本为暗娼,身染毒瘾,又因受虐而遗下终身创伤,如今努力从良,以免福利院掳走她的三岁幼子罗比。美沙酮难以完全取代海洛因,魏婆姨经常神志不清,照料罗比的重任便落到十多岁的女儿魏晶晶(Krystal)肩上。乡亲四邻之中,关心晶晶的大人原本只有费巴里。老费叔一死,晶晶便如断线的风筝,危在旦夕。此时基层选举在即,对利益的追逐催发着“热情、口是心非和意想不到的揭发”,空气中都是阴谋的味道。乡委会的网站上不断出现匿名举报,平静的小村变成了勾心斗角、唇枪舌剑、爆料揭短的战场。

        真心期待好评

        《卫报》女记者爱肯海德获准先饱眼福,不得不事先与利特尔布朗签下种种保密协议,其数量之多,足以超过她购买房产时所签的法律文件。在被带往爱丁堡,面访罗琳之前,她亦需立誓,决不外泄见面的地点。见作家如见陛下,不同的是,罗琳远比女王有钱。

        仅仅十五年前,她还是个一文不名的下岗女教师,一个仰仗低保的单身母亲,只能借咖啡馆的一角,写天马行空的魔幻小说。如今她富可敌国,红头变金发,嫁得新夫,再生幼子,买下苏格兰城堡安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基本上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不时对法官抱怨,自己的隐私受到了小报的侵犯。

        爱女士说,但凡名人,不是自大狂便是自闭狂,两者鲜有中间地带。但罗琳受访时和蔼可亲,表现活跃,笑声不断。女首富如此豪放,惹得其公关顾问心里发毛,提醒她放低嗓门,保持端庄。听爱女士说《临时空缺》好看,罗琳竟大喜过望,双臂举到空中,以示庆贺,连声高叫:“噢我的老天!我太高兴了!听到这个真是太棒了。太谢谢你了!你让我高兴死了。噢我的天啊!”如此夸张的反应,宛如新秀寻到了第一个知音。

        《临时空缺》也许有罗琳自己少女时代的印记。“我太记得半大姑娘是什么样子了,那可不是我这辈子的快乐时光。说实在的,甭管你给我什么,也别想让我回到十几岁。永远甭想。我恨那段日子。”

        ……但也不在乎差评

        利特尔布朗此前表示,《临时空缺》是一部“阴郁的喜剧”。爱女士认为,像许多英国小说一样,它不可避免地描写了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罗琳对此表示同意。“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势利的社会。”她说,“此乃一大富矿。中产阶层非常滑稽,我对此了解至深,这也是最做作的一个阶层,所以它才如此有趣。”

        在进入魏婆姨母女的内心世界之前,罗琳花了很多笔墨,白描市井风情。“这我是知道的,读者可能以为我在取笑晶晶。可我没有。根本没有。一丁点也没有。”她一本正经地说道,“有人读到晶晶告诉罗比,先吃糖渣儿再吃乐乐卷时,会觉得这非常好玩。可我不是在逗乐。绝对没有。对我来说,那是个相当冷酷的时刻。对我来说,它令人心碎。对我来说,它让我想哭。”

        她继而谈到了自己的担心。“你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的。可当时在某些人眼里,《哈利·波特》就是一本关于邪教和魔鬼崇拜的书,所以我真的知道,你没法子预判读者会看出些啥。”

        面对《卫报》,罗女士罕见地敞开心门。关于苏格兰可能发生的独立公投,她说:“我支持统一。”

        她还没看目前最火暴的色情小说《五十层灰》,理由很奇特,“因为我对我的编辑做过保证,不读它。”

        罗琳并不关心《临时空缺》卖得好不好,但这仍然是一本无雄心的雄心之作——也许没有多少商业上的追求,却有心为自己的文学才能正名。关于罗琳文笔低劣的批评始终存在,她甚至一度考虑化名出版新作。

        “最糟的是所有人都说,‘呃,这可真差劲,她该一直写娃娃书,’那好,我认了,我不会往心里去。可要是所有人都说,‘呃。这真是差到家了——回去写你的小巫师吧,’那很显然,我就不开庆功会了。可我死不了。我该咋活就昨活”

        为什么?

        “因为我不是几年前的那个我了。不是了。”她说,“我现在更快乐。”

        全世界最自由的作家

        JK·罗琳本名乔安娜,15岁时,母亲被诊断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但她说,这并非造成少女时代痛苦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她和妹妹黛安娜与爸爸的关系极为紧张,罗琳“等不及要逃出”家门,先入埃克塞特大学读法语和古典文学,又去伦敦工作,25岁时母亲去世,她出国当英语教师,28岁回国,怀里抱着半岁大的女儿杰西卡,脑中则是与某位葡萄牙记者短暂而失败的婚姻创痛。她身无分文,人生溃败,几欲自杀,幸得妹妹召唤,北赴爱丁堡,在苦熬中写小说,权为求生之乐。首本《哈利·波特》遭遇多次退稿,终被布鲁姆伯利出版社以2500英镑的低价买下。即便这样,她的编辑仍在劝她,先去谋份教职,单靠写书糊口的日子还远着呢。

        如今的全英女首富吃过亏,受过苦,性格中难免有脆弱的一面,故而成名之初,不敢张狂,处处小心,凡事低调。人生最低谷时,她曾求医。后来一跃而上高峰,她再次向心理医师求助,因为“我的生活变化得太突然了,这真的管用”。另一剂大补药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尼尔·莫雷大夫。“他改变了我的人生。”罗女士说。

        她认为,她的心理世界与外在现实终于实现了和解。过去一度脱节,但“最后你达到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点”。罗女士说,她实现了全身心的自由,“我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作家。我想干啥就干啥。”她宣布。她有钱,付得起账单,还有满脑子的人物,在写到纸上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人的底细。“整整五年,佩格福是我的,属于我一个人。我喜欢这感觉。怎么写这本小说,全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喜欢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