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释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时,英国著名社会学家Antony Giddens在其《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全球化改变了世界的样貌,也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透过全球化的视角,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会影响到别人而世界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
全球化态势下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国际形势也随之变得复杂敏感。世界成为单一市场,所有的国家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力、经济空间与文化份额。在错综复杂的交流与博弈中,任何话题,无论是国家的、地区的抑或是全球的,都不再只是自我表述,而是在与他者的评价中共建的。为了赢得世界各国政府、媒体和民众的关注与信任,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加强国际传播力,希望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当今时代这一本质特点的好处是人们获取的信息更丰富、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多元而且越来越发现“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然而,“硬币有两面”,面对几近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针锋相对的观点、问题背后深刻复杂的地缘政治战略以及越来越高明的“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受众经常会感到困惑、迷茫甚至因此丧失生活信念和对世界的信任。
社会变革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我们必须更智慧、成熟、理性和具有世界意识,才能从容面对“信息瀑布”并让它成为我们了解身边环境和外面世界的良师益友。若想具备这些素质,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是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意味着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是培养思想独立、人格健全和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近年来也不断推出深化教育改革的各种措施。就外语教育改革而言,外语专业学生的视野高度、能力结构和发展空间日益成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诚然,外语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然而,教材改革和建设应成为根本。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人也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些规律性的论断都说明了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要义。
正因这个缘故,我们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研究和分析,组织编写了这本《英语报刊阅读:跨文化交际与批判性思维》。
在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两个本书核心命题时,我们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就思辨能力的构成而言,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基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和后来的Lorin Anderson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思辨能力集中体现在认知能力阶梯的应用、分析和评价等高层级;创造能力可以视为思辨能力的最高表现,也可以视为建立在思辨能力之上的最高层级别的认知能力”。
根据上述学理思想,本教材将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分析”和“评价”作为教学目标并据此结构安排各章的设置。
(一)应用能力培养:注重从全球化背景提升学习者的“世界观”
以往报刊阅读教材的选篇更注重新闻时效性。但是,本教材的选篇则有所不同:一是看能否有针对性和解释力地说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格局的大变革和复杂敏感的特征;二是看是否能够触及事件背后复杂深刻的地缘战略博弈。例如:“军事”章的选题为利比亚战争,看重的是该事件能够较为集中地体现地缘、能源、意识形态、军备竞赛和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的交织。此外,四个选篇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场看似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战争,实为世界主要国家的角逐。例如:第一篇是启发读者关注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态度是有差异的,支持战争却不想派兵的国家怎么表态,想卷入战争的国家又怎么解释自己的行为,等等。第二篇和第三篇分别从西方国家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视角做出更为深入的阐释。第四篇通过聚焦利比亚的战后重建问题引发读者利用自己阅读的新闻材料,思考在全球发展格局大调整、利益格局大变革、政治格局内涵大改变的时代背景下,人类应倡导怎样的政治理念才能拥有和平、安宁和共同繁荣的未来。
可以说,本书每章都坚持了这个原则。在介绍话题时,每章都会为读者提供关于世界怎么看这个问题、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将给人类带来什么等相关信息。此外,全书在结构时也注重了各章、各话题的内在关联。形式上,全书各章均为全球瞩目的议题或具体事件,但是立足点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能源、科技和教育等领域入手反映一个普遍规律——全球化让各国联系得更紧密,这种密切联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几乎所有问题都不再只是国家性或地区性的而一定是世界性的。面对这种历史性变化,我们更加需要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携手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体会全球化时代世界样貌的根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时代要求我们形成何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具备怎样的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而对什么是“世界意识”做出自己的判断,为培养“世界公民和多元意识”奠定基础。
(二)分析能力培养:注重从国际视角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传播意识
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化的今天,文化误读和曲解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著名文化学者、《菊与刀》的作者Ruth Benedict曾经指出,“20世纪所面临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仍然怀有模糊不清以至偏颇的观念,不仅对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而且美国何以成为美利坚民族,法国何以成为法兰西民族,俄国何以成为俄罗斯民族也是如此。各国之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彼此误解”。
因此,本教材将“跨文化传播”的立意定位在国际视角,旨在帮助学习者体会不同文化在观察他者(the other)时的各自特点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在“文化”章,我们首先以走“文化大国”路线的法国为切入点,介绍为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很重要,让读者体会全球化变局赋予文化传播、文化说明和文化建设的新内涵。随后两篇是西方看中国、西方看印度,目的是以东西文化对话为例,反映当下全球跨文化传播的总体状况、存在的普遍困难、西方人复杂的文化心态等。值得一提的是,Invisible City一文的作者虽是华裔,却仍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不甚熟悉之处,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最后一篇讲的是世界文化的未来,希望读者思考培养跨文化传播意识和能力对个人发展及社会的意义。
此外,为了培养学习者开放、敏锐、灵动和多元的文化视野和交流能力,本教材还进行了很多其他设计。例如:在每篇文章后都安排“背景知识”部分,鼓励学生不要孤立地就事论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在交流会通之际如何遵循各自文化观念和采用何种文化范式(cultural norms)。此外,针对文章涉及的“文化解读”、“文化选择”和“文化交际/传播”等问题设计了系列思考题(while reading questions)。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调动文本外的“知识点”。最后,文章后都安排了“思辨讨论题”(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部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启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当下社会文化的丰富性。
(三)评价能力培养:注重从国际战略层面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尊重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是新闻的突出特点。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要求记者在报道时必须做到事实与观点分离,只报道事实,不报道立场。也就是说,提供给读者以信息与资料,由读者自己做出是非判断。可以说,新闻的这一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理想素材。
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传播变化深刻。各种问题的解释与国际战略密不可分。因此,读者在解读林林总总的报道时也要从国际战略层面入手,才能避免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慨叹。
为此,本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重体现观点的平衡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国家代表性英文报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目的是帮助学生辨析这些新闻报道与国际战略之间的密切关联。例如:“能源”章的中心思想是各能源大国如何看待能源战略伙伴关系;“经济”章对比分析了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希望告诉世界什么;“政治”章以G20为例,说明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生活相互交织而政府的作用不断提升,而现有的国际体系正面临冲击。此外,为了更生动地体现“国际战略”的核心特点,本教材有意识地选择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等“第二世界”国家的新闻文章,让读者细细品味这些国家立场的独特之处。
围绕上述三个基本原则,教材设计了“文化”、“教育”、“性别”、“科技”、“经济”、“政治”、“军事”、“能源”等八个专题。出于对课时规定、教材篇幅和各章容量均衡性等因素的考虑,对所选文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编辑。教材各章的内容包括以下各部分:本章导读、新闻选篇、While reading questions、背景知识、注释、阅读练习、Critical thinking questions、Mini-task。
总之,当今世界所经历的全球化进程要求我们关注世界、了解世界并且相互学习、共同合作。费孝通先生将这种意识和能力概括为“文化自觉”。面对社会变化,青年学生更加需要培养跨文化交际/传播能力和思辨能力。因为,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英语报刊阅读:跨文化交际与批判性思维》要完成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在教材立意、体例等方面有所创新,为培养中国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懂得中国古人所阐述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英语报刊阅读:跨文化交际与批判性思维》,刘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