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9月12日 星期三

    在那梦想升起的地方

    段晓静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9月12日   11 版)
    《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徐庆群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38.00元

        六年前,我到贵州山区采访“西部计划”志愿者时,也做志愿者,给孩子们上课。

        那天我给四年级的学生上作文课,让同学们就关于“我家的梦想”写篇作文。

        可是,孩子们却问我:老师什么是“梦想”?

        我说,梦想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家想变成什么样?你的生活想变成什么样? 

        于是,孩子们写下了这样的梦想:“住上不漏雨的房子”,“修一幢美丽明亮的房子”,“吃上苞谷面”,“让爷爷奶奶和弟弟吃上米饭”,“2008年到北京看奥运会,看北京的平房”,“读书,考大学”……

        这就是西部孩子们的梦想,而这样的梦想也许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追逐、去奋斗。

        —— 《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

        9月3日在中国青年网“青春励志”故事关于徐庆群的独家报道中,我了解到徐庆群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妩媚的秋日午后,我们如约坐下来谈谈她的新作——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首部推荐阅读作品——《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

        她依然从到西部采访志愿者的经历,从西部孩子们的教育、生活讲起,从梦想讲起……透明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盛开一片灿烂的温暖和力量。

        “那个叫九里的地方”“我爱小兴安岭”“北京,北京”“爸爸,妈妈”全书四个部分,标题平实得这般直白温软,越是如此越牵着我进入这个世界。

        故事讲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东北一户普通的农家,姓徐,男人是乡村教师,女人是家庭妇女。1970年至1982年,他们一共生育了九个孩子,前三个出生或几天后或早产夭折,后面六个女孩儿顽强地活了下来。

        活下来固然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们活得很精彩。

        活得很精彩固然也很重要。

        但是更更重要的是精彩背后的故事是那般跌宕、那般昂扬。

        “房后呼啦啦的白杨树,房旁鹅鸭嬉戏的小水泡,妇女主任,小学同学……,这些黑白照片因为定格下贫瘠土地上的火热生活,而永远跳跃在记忆里。这就是故乡,天天想离开,离开了以后,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作者行三,一出生就面临着“被打倒”命运,分田,过年杀猪,夜里在被窝里吃肉,抱着柴火走路上学,奶奶病了,爷爷死了……一个个故事,串起来,就是东北热乎乎的炕头,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相片。

        徐庆群13岁那年,爸爸妈妈牵着她们六个姐妹的小手坐着绿皮火车到了小兴安岭,一个很冷很静很美的地方,“农转非”,读书求学。开学第一天爸爸送六个女儿上学,两个在中学,四个在小学,中学和小学还是对门;九口人住在不到30平米的草房,每天早晨,爸爸和六姐妹从破旧的草房里走出来,踏着朝阳去上班、上学。王宏甲先生在序言《读书吧,读书吧!》中这样写道:“这就是六姐妹永远的阳光记忆。应该有一幅油画来展现这草屋门前的阳光美景。”因为是特困生而抬不起头来,还有痛彻心扉的高考……这就是一个女孩子和她的姐妹全部的少年生活,苦其实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面对苦的尊严和坚毅,她们有。

        《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记述了她采访的徐本禹、张大诺、郎坤、孙丽倩、赵培锋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的心灵成长史。“我本不想‘漂’,来北京是为了求学。”徐庆群也曾经是个记者,“北京,北京”大部分是她采访名人的作品,有季羡林、张岱年、朱永新、梁衡、徐庆平、衣俊卿、王宏甲等,我想她之所以这么隆重地把这些文章作为一部分出现,是因为成长道路上,那些前辈、师长给了我们太多营养。

        在最后一个部分“爸爸,妈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最底层最普通的父母是如何支撑家庭、支撑民族的。徐庆群的母亲18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卧床的婆婆,走街串巷卖冰棍、为女儿上学东借西凑。“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里”。如今,徐庆群姐妹六个五个硕士、一个博士,五个中共党员,现都在北京工作学习。

        为什么叫《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这个名字呢?2009年,徐庆群作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群众游行。她作词的一首歌曲《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在国庆群众游行队员中传唱。

        就像西部的孩子们一样,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到北京,看天安门是“我儿时的梦想,童年的歌谣”。

        天安门,国旗升起的地方,梦想升起的地方。《当我从天安门前走过》,关于梦想,我们的梦,中国的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