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8月08日 星期三

    怀念佛家的真诚与纯朴

    李景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08日   03 版)

        我母亲信佛,小时候她常带我去寺庙敬香拜佛,那时觉得寺庙乃神圣之地,四周佛香袅袅,钟声轻轻,清新宁静。进香人无不心怀虔诚,敬畏有加,就连走步也仿佛力求轻盈,生怕会亵读了对神灵的崇敬。这种纯洁美好的画面,一直成为我脑海中不时重现的一种记忆。

        近日有人约稿,希望我写篇评论时下文化现象的文章。为了做这项功课,查看一些资料后颇有感触,其中尤对今昔佛事的反差深感困惑。当今佛家也陷入市场经济大潮,大搞开发谋利。对此是该赞还是该忧?也许见仁见智,但我不避直言:佛事追逐商业化的倾向,不可听任而不加节制。

        佛门本是最纯洁寡欲的圣地,佛学、佛史、佛典、佛事等,向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如今,有些佛门也难免俗,佛家文化被沾上浓浓的铜钱味。    

        表现之一,把一些佛事商品化,诸如上香礼佛,开光受戒,撞钟祈福,占卦问卜,佛品佑身等等,都可以当成商品标价出售。什么天价香、天价撞钟、天价认养福树、佛品竞拍、还愿斋宴、祈佛布施,动辙要价几千上万。有的寺庙还专门建造VIP打禅厅、五星级厕所,如此等等,就是把佛家资源,想方设法当成借佛唱文、包装敛财的手段。

        表现之二,发老祖宗的财。宗教建筑,多建在青山绿水风景优美之地,这些自然及人文景观,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本属于公共资源,应让广大公众平等享用。但现在这些资源,都成了当地或寺庙的小团体财产。稍有名气的寺庙景点,高价门票动辙几百元,大大超过许多城市低保市民的标准,有不少进了大门,还要多次再收门中票。

        表现之三,把寺庙承包给私人经营,承包人向寺庙或村委会交纳一定的承包费,再利用香火等佛事收入赚取利润。国家有政策,公共景点门票,对军人及老年人实行免费或半价,他说这是私人承包,不执行这一套。这些承包人只知赚钱,哪管什么佛礼佛规。他们采用抽佛签、高价香、解迷咒、骗消灾等手法,忽悠一些求佛保平安的人,其实那些为游客占卦、解签的“大师”、“高僧”,许多全是冒牌货。这种寺庙被承包,宗教圣地变身经营场所的现象,弄得传统寺庙及佛教文化完全变了味。

        表现之四,经营开发成主业,诵经修身反成辅。人们印象中,往昔寺庙那种修身养性、普济众生的佛教文化光彩,如今变得越来越暗淡,出家人显得越来越世俗化了。为了搞经营,有些寺庙就以选聘和尚、尼姑或道士之名,招录会经商之人,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堪比白领。有些大寺庙,更热衷推行寺庙产业化,大搞三产,积极注册包装,争着“上市”圈钱。身临这种寺庙,人们看到的,只是供奉着佛像的异样商业罢了

        写到这里,童年那时身历寺庙的情景,竟不时在脑际重复呈现,内心杂味不由地碰撞起来。我很想宽容评价那些为寺庙谋利的人,他们肯定会讲出许多要这样做的理由,因为现在是开放的市场经济,文化也讲究产业化,有的地方不是就公开宣传“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嘛。但是我又想,寺庙毕竟有它的宗教属性,并从属于特定的宗教信仰。这种属性及信仰伴生的文化,是历经历史锤炼而传承至今的文化遗产。对待传统的文化,允许鉴别,鼓励创新,但必须抱着敬畏和严谨的态度,要防止不当开发的商业侵蚀,导致传统文化扭曲、变形、甚至迷失应有的文化担当。更要反对借宗教以敛财,把庄严的寺庙当作摇钱树,玷污佛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正因为如此,使得我现在十分期盼,能再回到童年时光对寺庙那种美好的回忆中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