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马雁之死、诗生活及其他

    肖伊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8月01日   19 版)

        “马雁”这个名字,原本从记忆中已经消褪许久了。最近看到她的诗集出版,忽然有朋友问起她的名字来,我仍然有点模棱两可,不敢肯定是否就是那个当年在北大相识的名字。

        后来得知,这个马雁于2010年12月28日自成都旅行至上海访友,12月30日晚9时许在上海闵行区所住宾馆因病意外辞世。感觉很意外,记忆也渐次清晰,好像只有死亡才能唤回当年的诗意记忆来了。的确,每天躬身码字、低头找钱的我,有点麻木也有点衰弱了。

        与马雁结识,已是10年前的往事了,那是在2001年的北大。当时我在北京负责一本艺术档案类杂志《新潮》,需要物色一批有新锐思想、特别能写稿的青年作家,也需要参与一些文化活动,虽然我个人本来的兴趣点并非在此,但因杂志编辑的需要,还是经常往来于北大与宋庄、藏酷与798之间。

        马雁、胡续冬、刘颖、张英、徐晋如等人都是这一时间段结识的,但马雁给我的印象不够深刻。因为在那种松散的文学沙龙圈子里,黑黑瘦瘦的她并不算特别引人注目。在我唾沫横飞的摆弄着罗兰巴特或者索绪尔、康定斯基或者克尔恺廓尔时,她始终未致一词。只是后来在第二届未名诗歌节时,由于我代表赞助方来处理一些具体事宜,才和她有了工作上的直接联络,感觉她是务实的、踏实的工作者类型,与刚毕业的大学生工作方格相近似。事实上,也是这一年,马雁从北大中文系毕业。

        再后来,因为《新潮》杂志有意与“新青年”网站进行纸媒合作,由我提议做刊中刊的策划方案。这时,马雁与胡续冬单独来访,洽谈相关合作事宜。也正是在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我与马雁是老乡,都是成都人。但奇怪的是,我们的对话一直保持着“京普”风味儿,既非“川普”也非四川话。或许,我们之间只能是简单的工作关系,还不够亲切到朋友的程度,所以用“京普”保持距离,既正式也妥当。

        2002年,我结束了自己的“北漂”生涯,回到成都。查阅马雁的简历,似乎也就在我回到成都之后一年,是在2003年回到成都的。我们同城,但再也没有共同的工作机遇,再也没有联络。其实,此时的我,正尝试摆脱文学艺术类型思维方式影响下的种种生活状态。我从2003年开始,放弃自己在“北漂”的某种理想状态,同时也放弃了所谓都市生活的职业状态,一头扎进了九寨沟的童话世界中,在那里工作之余,业余生活主要是摄影与读书,以此来寻求内心的暂时舒缓与平和。在九寨沟的高原小屋中,也偶尔看一看在“北漂”时的诗文种种,但已经不再写诗,生活中似乎也不再有纯粹为诗而诗的元素了。

        在九寨沟的宁静生活,两年之后结束。2005年我重新返回成都时,已经颇有点不适应城市生活。从谋职到工作、从辞职到再工作,来回往复的折腾数次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放弃职业生活。既然理想生活不可求,职业生活也不可遇,只得重操旧业,靠码字谋生活罢。什么都可以写,可以写专栏也可以写软文,可以为杂志写也可以为出版社而写,但唯独不再碰“诗”这个字。也就在这时,看到了马雁的诗集,听到了她的死讯。

        应该说,马雁是一个我快要遗忘掉的名字,也是一个原本与我个人生活没有关联的名字。事实上,我除了好几年前,似乎在《书城》杂志上还看到马雁的诗行之外,几乎再也没有接触到这个名字。不知是出于纪念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神经质地寻找那些失落已久的记忆,在书房里东翻西挪,终于在一大摞“过期”名片里,刨出来那一张写有马雁名字的名片。地址是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大太平洋科技发展中心13层。曾经去过的地址与拔过的号码,都是再也不可能对应着马雁这个名字的罢。上海谢卫路508号回民公墓南十区,是这个名字的最后归宿。仅此而已,再无其他。

        其实,70后们曾经有过的“诗生活”,曾经构筑过上个世纪最后10年的某种绚烂,像马雁这样鲜活的青春名字又何止一个两个。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继续前行直至无路可行,有的人选择绕道而行直至筋疲力尽。生活这座高峰,并不因为有了一个“诗”的前缀,而真的变成“诗生活”。当然,更不能把“诗生活”理解为“诗意生活”。当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都可以变成房地产商的口头禅时,你完全可以明白,诗意与诗本来无关,诗与生活更不搭边。

        马雁比我小4岁,但仍然是70后,差一点就成为某种意气飞扬、唯我独尊的80后。像马雁这样的70后诗人,其实数量蛮多,活得也蛮辛苦。说句不那么“诗意”的话,他们的精神生活可能是在高于时代精神的层面上运转,但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比蹬三轮的好多少。写还是不写,是个问题。生活还是不生活,同样也是个问题。时代境遇如此,诗生活如何可能?诗意生活又从何说起?读马雁的诗,想马雁的死,答案就在眼前,答案无须思索。

        要生活还是要诗,反正不能两个都要,两个都要就是扯淡。活下去最要紧!马雁死了,最要紧的不是写诗,也不是过什么诗生活,还是活下去!70后诗人们以此自勉,或许也算是纪念。

        百度名片:

        马雁,女,诗人,1979 年生于四川成都,2001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系突围诗社、幸福剧团成员。曾主持未名诗歌节(1999、2000、2001 年),参展当代艺术广州三年展(2008 年)。有自印诗集《习作选》(2001 年)、《迷人之食》(2007 年)。2010年12月30日在上海闵行区所住宾馆因病意外辞世。

        《马雁诗集》,马雁著,新星出版社, 2012年4月,2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