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是我国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6年,蔡元培、卫聚贤诸先生发起组织“吴越史地研究会”, 他们以研究吴越文化为宗旨,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成为吴越文化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吴越文化研究再度复兴,先后有“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0)、“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1983)、“浙江省越国文化研究会”(2000)、“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2008)的诞生。吴越文化研究成果叠出,如蒙文通著《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董楚平著《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张荷著《吴越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董楚平著《吴越徐舒金文集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梁白泉主编《吴越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年),董楚平、金永平等著《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方杰主编《越国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施谢捷编著《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曹锦炎著《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戈春源、叶文宪著《吴国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孟文镛著《绍兴越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费君清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毛颖、张敏著《长江下游的徐舒和吴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车越乔、颜越虎主编《越文化实勘研究论文集》(两集,中华书局2005年、科学出版社2008年),蔡丰明主编《吴越文化的越海东传与流布》(学林出版社2006年),曹锦炎著《吴越历史与考古论丛》(文物出版社2007年),冯普仁著《吴越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王少华著的《吴越文化论——东夷文化之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孟文镛著《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王建华主编《越文化通论》(八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011年),林华东、季承人主编《越国文化高峰论坛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黄胜平主编《中国吴越文化丛书》(五卷本,作家出版社出版2011年)等专著相继闻世,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吴越文化研究已蔚然成风。
最近,由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约请国际越文化研究权威董楚平先生等完成的《广义吴越文化通论》问世,这是吴越文化研究的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是吴越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这部学术专著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识丰富,多学科综合研究吴越文化。
该书研究范围涉及文献学、训诂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神话学、史学等领域。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容易有新的发现与新的突破。如书中运用神话学,对良渚文化的“鸟祖卵生日月山”主题刻符进行分析,指出,良渚文化时期,祖先崇拜已占压倒优势,太阳崇拜已退居次要地位。在这一点上,良渚文化已与商周文明接轨,已开中国式祖先崇拜之先河。认为“这是举世无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世神话”。又如书中运用古文字学,从吴越青铜器铭文探讨吴越的历史文化,书中对吴国金文、越国金文分别进行集录,对于铭文的释读,引证文献资料,进行详尽考证,提出见解,多有创获。解决了吴、越两国的国名、人名、世系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问题。金文是真正的原始史料,但散见于考古杂志与古文字著作之中,史学工作者很难全面利用。书中对吴越金文的集录,对于研究吴越文化极具学术价值。
其次,考证谨严,揭示了吴越文化的发展进程。
该书依据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中期,长江下游的基本居民与中原的华夏人不同,太湖、钱塘江流域的基本居民都是古越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先进的一种类型。从楚威王“大败越”到汉武帝时期,吴越文化进入了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属民族属性的转型。认为秦汉以后的吴越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汉文化的一个区域类型。鸦片战争以后,吴越文化又经历了第二次转型,吴越地区成为文化转型的最先进地区。经过这次转型,吴越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率先与世界接轨,从古代型变为近代型。转型后的吴越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代表。这一论述,溯源与开拓并存,历史和当下共生,反映了吴越文化潜在影响着社会经济转型的特色。
再次,视角新颖,显示了极为深远的学术眼光。
关于“吴越文化”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吴越文化”囊括古今,狭义的“吴越文化”限于秦统一以前。如果说,董楚平先生所著《吴越文化新探》,是论述狭义的“吴越文化”;那么,《广义吴越文化通论》的时间跨度是从新石器时代至“五四”时期,地域跨度包括了太湖地区的吴文化、宁绍地区的越文化、皖南地区的徽州文化、浙南地区的瓯越文化,因此,所论述的是广义的“吴越文化”。这极大地丰富了“吴越文化”研究的内涵,有益于推进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最后,新见迭出,展现了不同凡响的学术智慧。
该书不仅考证严谨,而且新见迭出,其立论之新出人意料,实属不可不读的好书。如江苏澄湖出土的一件良渚文化黑衣陶贯耳罐,腹部阴刻四个横向的文字符号,书中释读为“方戉会矢”。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戉以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最为发达,按照中国古代“以工命姓”、“按工命国”的习惯,认为良渚文化时期,在太湖地区已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名称很可能就叫“戉”。又根据良渚文化的语言特点,认为陶文的“方戉”是古越语的称谓,按照华夏语应该读作“戉方”。“方”即方国。又将第三字释读为“会”字,字义与“会稽”的古义相同。而“会稽”即“会计”,亦即会盟之意。第四字“矢”,是军队的象征。“方戉会矢”,即“越国会盟”,犹文献“禹会诸侯于涂山”、“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通过对一件良渚文化陶文的释读,发现这个国家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国名,举行过军事会盟。又如,《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说“越之先君”名“无余”。《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先称“无余”,后称“余”。《水经注·渐江水》说“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为越。”同书又说,秦望“山南有嶕岘,岘里有大城,越王无余之旧都也。”同一本书,既称“杼”,又称“无余”。书中指出,杼,《史记·夏本记》作予。甲骨文与金文皆无杼字与予字,其本字是“余”。“无”是古越语常用发声,“无余”是“余”的古越语多音节记音。余与杼、予,上古音皆在鱼部。因此,从文字声韵的角度言,“无余”即“余”,也即“杼”、“予”。并进而认为“所谓封于会稽的‘庶子无余’,很可能就是‘征东海’的季杼”。
但是,《广义吴越文化通论》也并非无可挑剔。比如,全书分上编和下编,无论是叙述内容、资料运用,还是行文风格等方面,差异迥然,缺乏必要的统一。若能拆之为二,另行出版,不失为恰当的选择。当然,瑕不掩瑜。有理由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推动吴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广义吴越文化通论》,董楚平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月,9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