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7月25日 星期三

    说书人:以技术娱乐人民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7月25日   06 版)

        果壳阅读自进入出版行业以来,凭借其背后“科学松鼠会”强大的作者实力策划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科普图书。自去年的《地铁》开始,果壳阅读开始涉足科幻小说出版领域。

        以技术娱乐人民

        “果壳是做科普的,从传统来讲,中国的科幻和科普出版是不分家的,”说书人告诉记者“考量中国过去30年科幻出版,会发现有大量的科幻小说都是科技、科普出版社出版的。而科幻也有较强的技术属性,需要编辑有比较深的理工科修养,这些人才都集中在科学技术类出版机构中,他们非常容易介入科幻出版。”

        说书人引用詹姆斯·冈恩在《科幻之路》中的话,“科幻小说反映了人类对于技术变革的恐惧与希望。”在他眼中科普则是为一般读者提供应对这种冲击的手段。“科幻小说关注技术进步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更多地满足人们情感方面的需求,而科普则是为人们提供知识和手段。”

        鲁迅是最早一批将科幻小说引入中国的人,他曾说过:“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说书人表示,果壳阅读做科幻的基本宗旨就是“以技术娱乐人民。三十年前科幻对于我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现在科技已是实实在在渗透于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一年推出20本

        据说书人介绍,果壳阅读未来计划一年内推出20本科幻小说,其中大部分是引进作品。他们拿到了迈克尔·克莱顿(《侏罗纪公园》作者)和汤姆·克兰西(《猎杀“红十月”》、《幽灵行动》作者)作品的版权。“他们的小说属于‘近未来’,写的多是未来五十年内就会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很多读者都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些小说中的情节发生。这样的故事,吸引力比较强。”说书人指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就是典型的“近未来”科幻,这类的科幻作品在我们国家是有畅销传统的。另外,果壳阅读还拿到了罗伯特·索耶《触发》(Triggers)的版权,说书人认为此书完美地融合了精辟的科幻思想、精彩绝伦的剧情和匪夷所思的创意,“我们在看过这本书后齐声叫好,这本书我们会在明年推出。”

        目前,果壳阅读的科幻出版计划侧重于引进科幻作品,说到原因,说书人很无奈:“中国原创科幻真正有资格进入单行本市场的少之又少。我们的基本逻辑是让科幻小说在市场上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从目前的状况看,国内很多作家的作品销量过不了出版社的‘保本点’。 因此中国原创作家我们只做有必胜把握的。”

        或许韩松的《地铁》和《火星照耀美国》是例外,说书人坦承这两本书目前的销量均未过五万,不过,他认为韩松作品的销量是符合预期的,“韩松是经典作家,是中国科幻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书是一定要做的。韩松的东西是阳春白雪,需要读者思考,满足的是高端精神需求,是鲍鱼鱼翅。当然人民还是要吃白米饭,像《质量效应》这种书就是人民的白米饭。”

        把“白米饭”做好

        果壳阅读做科幻的宗旨是“技术娱乐人民”,这就决定了他们大部分的科幻出版物会是《质量效应》这样的“白米饭”,做好一碗香气扑鼻的白米饭不是容易的事。

        “中国出版界对于科幻出版不太了解。”说书人道:“果壳是认稿不认人,科幻小说是过时非常快的门类,很多书是不能作为经典流传的。所以说我们基本都是做新书,我们甚至有个极端的口号:1990年前出版的东西就不要给我们看了。当然这只是个玩笑,但从这个笑话中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价值取向。”在说书人眼中,首先要出版科幻新书,其次就是这本书要有阅读快感。“我和审稿人都看过了,觉得好才会做。没错,科幻小说可以承载精神价值,也可以雅俗共赏,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有阅读快感,这就是读者要吃的白米饭,有了这碗白米饭,科幻小说才能迈过‘畅销书’的那个坎。没有这碗白米饭,再多鲍鱼、鱼翅也不行。”

        说书人认为,国内外的科幻市场区别很大。“国外的科幻市场比国内成熟,他们的科幻创意不但在图书出版上收获颇丰,而且还在电影和游戏领域都大笔捞金。《质量效应》就是从同名游戏而来的衍生小说。”

        说书人承认,“我们的这个模式也许不能复制。”果壳阅读有很好的审稿人,“他对于科幻游戏有非常深的研究和理解。”而果壳阅读的编辑团队也花了很长时间对科幻电影、游戏进行广泛了解。“双方一拍即合,立刻签下了《质量效应》的版权合同。”出于他对出版行业的了解,很多出版社对于怎么做科幻还处于“只能依靠版权代理人给他们推荐引进书目的阶段。我们则是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欧美的科幻小说和游戏、电影的衍生文学,选定作品后再跟版权代理人指明‘我们要这本书’。”

        今年3月,游戏《质量效应3》在全球推出,引发又一阵科幻热潮,而果壳卡准时机,将《质量效应》小说同时推出,上市之初就供不应求,至今已加印四次。

        营销手段:微博+特定媒体

        说书人说:“正如某位畅销书编辑所说,出版营销很简单,就是水滴石穿,花哨不用太多,要的是持之以恒。”从营销手段上来讲,果壳阅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微博和特定媒体。

        “微博是果壳的传统优势,”说书人指出,果壳阅读的粉丝为2万,而果壳网的粉丝则有39万,而且,关注果壳这样科普微博的用户,活跃度和购买力很可能高于新浪微博的平均值。“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质量效应》的送书活动,其实送出几本书的成本没有多少,但是在微博上覆盖了103万个ID,虽然新浪上有很多‘僵尸粉’(不经常登陆的用户),不过就算打个七折,也有30万人看到了质量效应的新书消息,”这样的效果让说书人很满意:“这个性价比是非常可观的,我们认为如何充分地运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是未来我们关注的方向。”

        果壳阅读科幻小说的另一个营销手段就是重点抓住特定媒体的宣传窗口。说书人说:“科幻小说毕竟是一个亚文化,并不是所有媒体都会关注你的。韩松老师的书一些主流周刊都会进行报道,但其它的一些科幻小说就不会有很多媒体关注。”而像《质量效应》这样的图书,也许并不需要大众媒体的关注,需要的是让潜在的购买人群得到图书的资讯,于是,在进行《质量效应》的营销时,果壳集中精力打通游戏媒体这方面,突出图书本身的行业属性,在分众媒体上做营销,在游戏网站和平媒上进行覆盖,几乎每一家主要的游戏平媒都报道了质量效应的游戏,说书人调侃道,“顺带也就把我们的图书捎上了。”

        科幻图书的畅销潜力

        科幻小说在中国能够成为畅销品种吗?能够每年都涌现出一批畅销书吗?

        说书人指出,从历史上来讲,科幻小说一直是大众文学中的一种,“80年代通俗文学四大门类:武侠、言情、推理、科幻。但是科幻小说的命运比较崎岖,它在市场上的突然死亡并不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小灵通漫游未来》曾在80年代初达到过300万册的销量。后来‘治理精神污染’的运动开始,科幻小说‘躺着中枪’,惨遭池鱼之殃。”不过即使是这样,后来出版的《科幻故事365夜》也卖出了30万册,而90年代福建少儿社出的《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也有不错的销量。十几年后,有了《天意》,说书人说:“《天意》是中国科幻原创经过长时间压抑后,少有的销量超过10万册的图书。这些例子都说明,在每个年代,中国人对于科幻都有大量的需求,只是这些需求都没有能够释放。有些在图书出版上没能满足的科幻需求,只好被转移到电影上。”

        2011年的16部进口分账大片中,有一半是科幻题材,而这些影片在国内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否说明中国科幻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呢?

        作为一名从业者,说书人表示:“我们有把科幻小说做成畅销类型的信心。我不同意科幻是小众这个说法。如果科幻是小众,那么如何解释科幻大片有那么多人去看,必然是有精神文化的价值在里面,符合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科幻是一种亚文化,它至少应该算是个中众市场——不敢说它是大众市场,至少也是中众市场。毫无疑问这个市场有承载十万、二十万甚至五十万量级畅销书的能力。”

        但作为一位图书责任编辑,说书人又无法轻言果壳的每本科幻小说都畅销:“浸淫图书行业多年的经验,让我觉得做书的过程就像“薛定谔的猫”——每本书你都能看到畅销的潜质,但不丢到市场上你永远不会知道销量到底如何。”

        本报记者  宋  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