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7月11日 星期三

    警惕学术王国的专横与罪恶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7月11日   08 版)

        1991年10月31日,这一天是西方世界盛行的“万圣节”,也就是我国所说的“鬼节”,跟我们的清明节和七月十五有些相似。这一天发生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大案。我国留美博士卢刚持枪枪杀了美国衣阿华大学的四位“泰斗”级的物理学界的“权威”教授。另外还枪杀了一位留美的中国博士同胞和重伤了一位美国衣阿华大学的院长女秘书,然后他自己开枪自杀了。于是这个“鬼节”里突然增加了6个高学历“鬼”。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通过报杂看到人类社会最高学历的博士生持枪杀人的案子。这件事第一次让我将人人羡慕的“博士”跟杀人犯联系到一起。以前我是做梦都不会这么联系的。而且,此案被媒体说成是世界物理学界的“重大损失”。

        当时的媒体,一边倒的将卢刚说成一个小心眼的因自己没被导师选为“博士后”人选而因妒生恨,因恨杀人的。错误完全在卢刚博士自己的心理问题。

        而我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详细报道此事的文章,标题是《悲情故事卢刚事件 - 震惊全美的中国留学生枪杀案幕后始末》。

        而此文记述则完全颠覆了我20年前看到的报道中的认识。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卢刚身上,而是出在他的导师和那些学界“权威”们身上。正是他们的小心眼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他们对卢刚的一系列蓄意的排斥和打击行为,才迫使单纯和才华横溢的卢刚走上了杀人和自杀的道路。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深信这文章的报道和叙述是客观的,至少是具有极大的可信度的。

        因为在我们的大学和学术界,的确存在一个“权威”们的权力不受约束或者约束严重不力的问题。

        一个学生的实习成绩、论文质量、论文答辩、科研能力,甚至一般的学科考试成绩等等,都受到“权威”们太多的主观随意决定。而学生们如果受到完全颠倒黑白的对待,却毫无半点反抗和申诉的机会。虽然学校有各级领导,但是领导一般会袒护大学教师,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面对学生在大学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我们的媒体、司法部门等,往往都没法置喙。这在普通法律往往是个盲点,新闻记者也难辨是非。

        因此,面对学术王国的这种“权威”霸权现象,我认为必须像对待和防止政治上的专制独裁一样,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民主的法治体制。要将所有的“学术权威”纳入法制的监督和制约之下。

        我们要建立一个凡是在给学生的考试成绩、实习成绩、论文、论文答辩、科研成果等方面蓄意进行不合事实的打击性评判和操作的学术权威,依法进行审理和惩处。

        为此,我倡议,我们每个国家也可以是全世界联合建立学术审判法庭,让各国德才兼备的学术人才担任兼职的学术法官。让所有的学术评判和操作不公的行为,都可以得到申诉和审理。

        湖南省武冈市  潘璋荣

        1991年10月31日,这一天是西方世界盛行的“万圣节”,也就是我国所说的“鬼节”,跟我们的清明节和七月十五有些相似。这一天发生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大案。我国留美博士卢刚持枪枪杀了美国衣阿华大学的四位“泰斗”级的物理学界的“权威”教授。另外还枪杀了一位留美的中国博士同胞和重伤了一位美国衣阿华大学的院长女秘书,然后他自己开枪自杀了。于是这个“鬼节”里突然增加了6个高学历“鬼”。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通过报杂看到人类社会最高学历的博士生持枪杀人的案子。这件事第一次让我将人人羡慕的“博士”跟杀人犯联系到一起。以前我是做梦都不会这么联系的。而且,此案被媒体说成是世界物理学界的“重大损失”。

        当时的媒体,一边倒的将卢刚说成一个小心眼的因自己没被导师选为“博士后”人选而因妒生恨,因恨杀人的。错误完全在卢刚博士自己的心理问题。

        而我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详细报道此事的文章,标题是《悲情故事卢刚事件 - 震惊全美的中国留学生枪杀案幕后始末》。

        而此文记述则完全颠覆了我20年前看到的报道中的认识。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卢刚身上,而是出在他的导师和那些学界“权威”们身上。正是他们的小心眼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他们对卢刚的一系列蓄意的排斥和打击行为,才迫使单纯和才华横溢的卢刚走上了杀人和自杀的道路。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深信这文章的报道和叙述是客观的,至少是具有极大的可信度的。

        因为在我们的大学和学术界,的确存在一个“权威”们的权力不受约束或者约束严重不力的问题。

        一个学生的实习成绩、论文质量、论文答辩、科研能力,甚至一般的学科考试成绩等等,都受到“权威”们太多的主观随意决定。而学生们如果受到完全颠倒黑白的对待,却毫无半点反抗和申诉的机会。虽然学校有各级领导,但是领导一般会袒护大学教师,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面对学生在大学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我们的媒体、司法部门等,往往都没法置喙。这在普通法律往往是个盲点,新闻记者也难辨是非。

        因此,面对学术王国的这种“权威”霸权现象,我认为必须像对待和防止政治上的专制独裁一样,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民主的法治体制。要将所有的“学术权威”纳入法制的监督和制约之下。

        我们要建立一个凡是在给学生的考试成绩、实习成绩、论文、论文答辩、科研成果等方面蓄意进行不合事实的打击性评判和操作的学术权威,依法进行审理和惩处。

        为此,我倡议,我们每个国家也可以是全世界联合建立学术审判法庭,让各国德才兼备的学术人才担任兼职的学术法官。让所有的学术评判和操作不公的行为,都可以得到申诉和审理。

        湖南省武冈市  潘璋荣

        1991年10月31日,这一天是西方世界盛行的“万圣节”,也就是我国所说的“鬼节”,跟我们的清明节和七月十五有些相似。这一天发生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大案。我国留美博士卢刚持枪枪杀了美国衣阿华大学的四位“泰斗”级的物理学界的“权威”教授。另外还枪杀了一位留美的中国博士同胞和重伤了一位美国衣阿华大学的院长女秘书,然后他自己开枪自杀了。于是这个“鬼节”里突然增加了6个高学历“鬼”。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通过报杂看到人类社会最高学历的博士生持枪杀人的案子。这件事第一次让我将人人羡慕的“博士”跟杀人犯联系到一起。以前我是做梦都不会这么联系的。而且,此案被媒体说成是世界物理学界的“重大损失”。

        当时的媒体,一边倒的将卢刚说成一个小心眼的因自己没被导师选为“博士后”人选而因妒生恨,因恨杀人的。错误完全在卢刚博士自己的心理问题。

        而我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详细报道此事的文章,标题是《悲情故事卢刚事件 - 震惊全美的中国留学生枪杀案幕后始末》。

        而此文记述则完全颠覆了我20年前看到的报道中的认识。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卢刚身上,而是出在他的导师和那些学界“权威”们身上。正是他们的小心眼和心理问题,尤其是他们对卢刚的一系列蓄意的排斥和打击行为,才迫使单纯和才华横溢的卢刚走上了杀人和自杀的道路。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深信这文章的报道和叙述是客观的,至少是具有极大的可信度的。

        因为在我们的大学和学术界,的确存在一个“权威”们的权力不受约束或者约束严重不力的问题。

        一个学生的实习成绩、论文质量、论文答辩、科研能力,甚至一般的学科考试成绩等等,都受到“权威”们太多的主观随意决定。而学生们如果受到完全颠倒黑白的对待,却毫无半点反抗和申诉的机会。虽然学校有各级领导,但是领导一般会袒护大学教师,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面对学生在大学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我们的媒体、司法部门等,往往都没法置喙。这在普通法律往往是个盲点,新闻记者也难辨是非。

        因此,面对学术王国的这种“权威”霸权现象,我认为必须像对待和防止政治上的专制独裁一样,要建立严格科学的民主的法治体制。要将所有的“学术权威”纳入法制的监督和制约之下。

        我们要建立一个凡是在给学生的考试成绩、实习成绩、论文、论文答辩、科研成果等方面蓄意进行不合事实的打击性评判和操作的学术权威,依法进行审理和惩处。

        为此,我倡议,我们每个国家也可以是全世界联合建立学术审判法庭,让各国德才兼备的学术人才担任兼职的学术法官。让所有的学术评判和操作不公的行为,都可以得到申诉和审理。

        湖南省武冈市  潘璋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