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作为一位长期在高校从事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的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多年来渐渐养成了某种职业阅读的习惯,即对文学作品采取过分冷静、理智的阅读习惯。但我在阅读长篇报告文学《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时,则是被著者对重要社会现象的热忱关注、系统调查和深入研究深深地感染、感动甚至震动了。
阮梅前几年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纪之痛》描写农村留守儿童令人痛心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状态,引起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重视。现在的这部《拿什么来爱你》是阮梅又一重要成果。从《世纪之痛》到《拿什么来爱你》,既是阮梅长篇报告文学创作量的增加,同时更是质的发展和提升。如果说《世纪之痛》关注的是比较外显、可见的社会现象(只是许多人视而不见)的话;那么,《拿什么来爱你》关注的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机,则是比较隐性、但又是我们更不应该忽视的社会现象。
社会愈来愈烈的某些负面影响,更使一些孩子雪上加霜,暴露出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一些原本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步入心理歧途,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泥沼。
创作《拿什么来爱你》是在自觉承担“作家的根本使命”。
据著者自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著者先后到湖南、湖北、四川、河北等4省28所大(中)学、7所脑科医院、康复医院进行走访调查,接触了一千多名师生、二百多名患者及其家属。在这段时间里,著者与学生有过彻夜长谈,以患者身份住过康复医院病房,假以实习医生的身份跟班坐诊过心理咨询门诊,随医师回访过愈后的患者等。正因为著者下了调查了解的真功夫,因此其报告文学作品能给我们提供大量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
书中有的案例直接引用“孩子”或“父母”的倾诉,让人震惊。
著者努力做到对对象作出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有深度的描写。《沉溺湖底的母爱》一节,写一正在读高二的女生投湖自杀,其姑母赶到后,认为死得奇特,认为不可能。原来这几年女孩一直由姑母带着,给钱她花,给书她读,她为什么会去自杀呢?姑母的疑问也是读者疑问。作品告诉我们,女孩5岁时,父母出门打工,后离异。女孩判给了父亲。父亲再娶,便把她托给老奶奶照顾。而老人年事已高,便把孩子交给了家境不错的姑母代养。可姑母虽然对孩子好,却因为要起早贪黑做生意。如此看来,缺少母爱似乎是女孩悲剧的基本原因。不过,作品并没有将这一基本原因简单化、绝对化,而是作了多方面的叙述和剖析,造成女孩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还包括女孩对自身生理发育的无知,包括因失恋带来的打击,包括同学之间的隔膜,包括社会不良青年与不良风气的引诱和熏染,等等。作品还进而对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而给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孩子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负面影响作了分析。可以说,《拿什么来爱你》提供给我们的案例就像社会生活本身那样纷繁、丰富而复杂。
《拿什么来爱你》还有若干案例是著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一节,写著者由于此前在一些学校以“散文与生活”为题与学生作过交流,还曾在报纸副刊主持过“周末聊天室”栏目。2003年初春,著者收到的一位陌生女孩的特殊来信引起了她极大的震动,信的内容全是“救我!”“救我!”“救我......”一共有三十多个“救我!”著者循此线索展开跟踪调查,原来给她写信求救的李艳是又一个“读书读出了毛病,不得不休学”(李艳所在学校老师的话)治疗的高中学生。此后,著者数次到李艳的家里、学校、所住院的医院调查了解,并与李艳亲密接触。当著者第四次到李艳家里时,李艳这样给著者诉说:“求求你跟我妈妈说,我不要上重点!我要妈妈陪我说说话!我不要她打牌,不要!不要!”正因为这里所写,是著者的亲眼所见,是切身体验,因此,著者在该节结尾发表的感叹和追问也特别能打动人:面对孩子,应该以怎样的细致关心,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走过心灵成长路上的一道道坎?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其书名即别具一格,这一书名是在向所有的“父母”发问,也是著者在向自己发问,更是在向时代、向社会发问,我们对“孩子”的“爱”已经出了问题。《我们身边的小“雨人”》写道: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温情,大多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悲伤感,好强的孩子往往还会有意掩饰内心的孤独,时间长了就形成习惯性自闭,不善于也不喜欢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诸多在学校和代管父母面前表现良好,甚至特别乐观的留守孩子,其实他们都有着双重性格。在这些个案中,如果父母平时与孩子沟通多一些,如果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健全一些……上述的分析非常到位,既是文学的,也是心理学的,还是社会学的。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全书分为三篇,即:“缺位篇”《孩子,你怎么了》;“探究篇”《谁在对应试教育说不》;“救赎篇”《天使就在你身边》。著者将“谁给青春灵魂戴上镣铐”归结为三个方面:“父母真爱长久缺失”;“学校应试教育积重难返”;“社会环境不良侵袭防不胜防”。简洁、明确,鞭辟入里。
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著者不仅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而且是真正有社会良知、有人道关怀、有真诚爱心的知识分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阮梅、孙云晓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