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灾荒之一,长期以来深受学界关注。早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即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当时在查阅相关档案资料时,发现在各类山西地方志书中记载此次灾荒的史料非常之多,于是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之后,总觉得自己应该就这一课题继续深入下去,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再加上多年来自己对灾荒史研究兴趣浓厚,并利用闲暇时间奔走各地,深入乡野,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积累了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所以,我对晚清山西此次大灾荒研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资料的搜集是本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第一类是文献资料。主要是查阅各地地方志、清实录、清宫档案以及文集、报刊、笔记和外文资料等,伴随着资料积累得越来越多,开展深入研究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比如在地方志的“灾异”、“祥异”、“事纪”内容中,对灾情和救济的详细记载,有助于准确判断灾害的种类、规模和受灾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程度。而“艺文志”记述灾情的诗文、碑记,“义行”卷记述的士绅、富户和普通百姓的救济行为,又是了解当地灾荒和救济情况绝佳的资料。
第二类是田野调查资料。大灾荒之后,民间散藏有大量的以碑刻或抄本、刻本为载体的记文、歌谣、竹枝词、唱词等田野资料。走向田野与社会是我们中心积极倡导的研究理念,我从灾情最重的晋南各县开始,然后辗转其他县区,多次展开田野调查。有的地方曾去过数次,搜集回大量的抄本、刻本、碑刻、文书等民间文献和口传资料,内容涉及灾情描述、灾荒救济、灾荒影响等各个方面,涉及上及官员下至普通民众的各类人群,这为我在研究中以多维立体的画面去呈现灾荒的真实图景奠定了基础。如万泉县王欢乐的刻本《丰歉年略》、临汾县梁培才的竹枝词《丁丑大祲清官谱》、安邑县唱词《光绪三年荒年歌》、夏县的碑刻《丁丑大荒记》、祁县商人高顺理记录光绪三年灾荒及救济的手抄本等等。这些第一手资料直接记录了光绪三年山西各地灾荒的状况,而且对亲历者在大灾荒中的日常生活、人生际遇和所思所想多有体现,由此,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鲜活的文字记载去走近“丁戊奇荒”的历史现场,进而去探究晚清大灾荒中社会各阶层在深陷困境时多重反应姿态以及为重建正常生活所付诸实践的艰辛努力和尝试。
在研究过程中,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叙事路径出发,考察了光绪初年山西发生大灾荒时的地域性图景和社会众生的不同面相,重点探讨了不同层级的灾荒救济过程,凸显了以“人”为中心的历史作用和影响。以此为主线,我在书中详细刻画了上自山西省府大员、中至各州县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远至江南士绅和外国传教士等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特大灾荒中是如何采取措施、如何寻求生存、如何进入灾荒现场展开灾后赈济的,又形成了怎样的救济网络和应对策略,他们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观念去看待灾荒的发生及其对地方民众乃至王朝治理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因此,我的研究注重运用上层与下层、内部与外部、中心与边缘相结合的社会史视野,试图超越就灾荒言灾荒的单一研究架构,彰显大灾荒与地方社会彼此间的复杂历史画面。通过对那些以往不大为人关注的历史细节问题的讨论,从微观层面深化我们对一些影响了特定地域社会近代化走向的历史事件的认知和把握,进而为认识整个中国近代史演变的进程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地方经验。
光绪初年的大灾荒对近代山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山西社会的近代发展历程,可谓山西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灾变事件。在我看来,从新资料、新方法、新视角对这一罕见的大灾荒进行综合性的社会史研究,有助于得出更为深刻的历史认识,进而实现“从历史中的灾荒到灾荒中的历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