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篇幻想史诗《阿尼阿拉号》中文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版)的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最早的环保作家和生态主义诗人哈瑞·马丁松与中国读者见了面。
尽管马丁松是瑞典文学的经典作家,是瑞典文学界公认的继斯特林堡之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但他在中国并不为许多人所知;即使在世界上,马丁松的知名度也不那么高。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本土色彩非常强烈,非常民族化乡土化。他的文学语言带有典型的瑞典南部地方特色,还使用自创的语言结构和词汇,这就给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他的作品各种语言的译本都不多。
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马丁松的是诗人北岛。1985年,北岛翻译出版的《北欧现代诗选》中,选择了两首马丁松的短诗。再有就是1997年,翻译家万之将马丁松代表作、长篇小说《荨麻开花》的部分章节译成中文,发表在当年出版的《当代外国文学》杂志上。但在《阿尼阿拉号》中文版之前,中国大陆尚没有一本马丁松作品的全本出版。
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不免有些遗憾。因为马丁松是最早提出环保和生态问题的作家之一——早在上世纪40年代二次大战之后,他就发表过许多哲学散文,阐说“自然哲学”理念。
尤值得中国读者关注的是,马丁松的自然哲学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的哲学散文集《陀螺》中,他称赞中国的道家学说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和重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良性可能”:人可以“通过自然,通过自身的自然化,可以达到人类普遍之爱,即宁静、平和、自由、开放。”他平生唯一的剧作,是以中国唐朝历史为背景的《魏国三刀》。2004年为庆祝马丁松百年诞辰,瑞典皇家剧院上演了这部剧,万之为中国参演人员翻译了整个剧本,但这个译本并没有在中国出版。
最近《阿尼阿拉号》中文版由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马丁松被正式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阿尼阿拉号》初版于1956年。长诗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宇宙飞船迁移其它星球,但“阿尼阿拉号”飞船事故频发失去控制,脱离原定航线,乘客们束手无策,只能听任飞船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坠落,面临最终毁灭的命运。
长诗副标题是“对时间空间中的人类的一次检讨”。的确,它用文学隐喻的形式,表现出诗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1974年瑞典学院授予马丁松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称赞他的写作“捕捉了露珠而映射出大千世界”,概括得非常到位。马丁松像一个预言家,他不仅关注环保,而且预见了现代社会“全球化”中会出现的多方面的问题。正如瑞典文学批评家拉森指出的:“马丁松的写作像镜子一样,映照出20世纪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社会不公和专制,包括战争与和平,包括商业文化与汽车文化,包括核武器与环境破坏。”
诗人对人类的行为进行“检讨”,认为地球最大的灾难来自人类自身。他写道:“几乎一切灾害人们都会提防,/无论火灾风暴或冰霜的灾殃/算上你能够想到的任何情况。/对人类自身之害却无可抵挡。”他暗示,人类居住的地球本身,就是一艘将要毁灭的“阿尼阿拉号”:“因为太空的残酷远不及人类残酷/不,人类的冷酷无可匹敌/地球上随处有死牢的荒凉/用石头筑起高墙围困囚徒的灵魂/冷冰冰的石头在沉默中听到回答:/这里是人类主宰。这里是阿尼阿拉号。”
在古希腊神话中,卡桑德拉是一个能预见未来灾难的人物。马丁松以这部世界环保文学的前驱之作,被称为“诗意的卡桑德拉警告者”。
《阿尼阿拉号》以其深刻的思想、宏大的结构和丰富的想象,成为瑞典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诗作,在世界文学中也不可多得。甚至有评论家认为,就反映时代发展而言,它的意义相当于歌德的长诗《浮士德》。
但这首诗的翻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诗中,马丁松使用了很多自创的和现代科学与异国文化有关,而又具备抒情诗韵味的瑞典语新词汇。这些自创词汇的意义连瑞典人都未必能了解,翻译成外语就更加困难了,这也是《阿尼阿拉号》在北欧之外影响一直有限的原因。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和自身命运问题的关注,马丁松作品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阿尼阿拉号》的各国译本也日渐增多。
万之是马丁松学会成员,对马丁松有着长期而独到的研究,又有其瑞典妻子、同为优秀翻译家的安娜的帮助,可以说是《阿尼阿拉号》目前无可替代的中文译者。这个中文译本得到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先生的认可,尤其是第50首,马悦然曾说“read with great admiration”(带着巨大赞赏阅读),而万之则谦虚地认为,他的译作并非首首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他说如果百分制,最多给自己打80分。
今年4月本书刚印出时,恰逢温家宝总理访问瑞典。听说这本瑞典文学名作出了中文版,有个瑞典大臣(相当中国政府部长)紧急来要,想当做国礼送给来访的温总理。可惜由于时间太紧没赶上。但这个小插曲也足以说明此书对于瑞典文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