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关于老课本新做的几点思考

    ——以“老开明国语读本全系列”为例

    方小玉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27日   22 版)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老课本热销,其中开明老课本尤为突出。2011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首印、今年3月再版的《老开明国语读本全系列——开明幼童、儿童、少年国语读本》,又一次打动市场读者。这套老开明小学国语读本,是开明书店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印行的小学国语课本的修订本,分初小八册(幼童版、儿童版各四册),高小四册(少年版),共四百四十篇课文。由叶圣陶先生亲自编写。其中,《幼童国语读本》使用丰子恺先生手写体文字和他亲绘的插图。老课本30年代初版时,市场反响热烈,连续印行40余次。这些作品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教育价值。老课本何以至于能历久弥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回顾这套老课本的编辑出版过程,其实也是不断追问这套老课本新做的理由、方法的过程。

        在一次偶然的读者见面会上,听《读库》的当家人谈及正在开发的老课本选题时,会场反应强烈。寻着这一思路探索开来,发现老课本还真有现实土壤。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中小学稳健推进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小学教材的修订;另一方面得益于素质教育的倡导,以及逐渐升温的国学热的拉动,让老课本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同时,令人欣喜的是,老课本热有一定的市场呼应。也就在这期间,杭州坊间一次《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座谈会,犹如在暗潮涌动的河面投下一块巨石,引来报刊、网络媒体一片热议。有教育工作者分析:为何孩子喜欢民国读本?是因为“老课本读出了温暖”……无意中助推了市场仅有的一个开明版本的老课本热销至脱销。受这一现象的启发,我们有意识地关注了国文课本的相关市场,发现老课本既有普通大众读者市场,也有多元分散的小众市场。首先,老课本的主打市场,是作为小学生语文课外延伸读物。幼童、儿童、少年国语读本比较适合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瞄准的应该是处于幼儿园、学前、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其次,是各类国学班的学生读本。这些国学班基本没有系统配套的教材,大多为《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几个有限品种,没有更多普及性的课本可供选择。“开明国语读本系列”还可以作为文献资料被一些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和个人收藏。此外,可作为海外华人及港澳台人士国语学习读本。

        有现实土壤,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仅仅这些还不够,毕竟图书属于内容产品。这里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老开明国语读本到底蕴涵了怎样的价值理念和责任担当,能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征服市场读者?

        这套老课本的两位作者叶圣陶先生与丰子恺先生,叶老是大作家、大教育家、大出版家,当过教育部副部长、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但是,他最看重的是两个极普通的头衔,教员和编辑。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且热心儿童教育。两位大家,怀着一颗童心,倾注全部爱心,一个撰文呕心沥血,一个绘图精益求精。所有文章,不是叶老创作的,就是叶老有所依据创编的。所有的插图,都是丰子恺先生画的,幼童版四册的所有文字,还是丰子恺一笔一笔手写的。他们为儿童少年“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的精神,就十分令人感动。

        叶圣陶先生曾在多年后,回忆起这套书的编写时,如是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这套小学国语读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鲜明的特色。其一,题材广泛,文体多样,内容丰富。老课本所编课文,从儿童自身开始,逐渐向家庭、学校、自然、社会拓展。内容涵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祖国河山、自然常识、动植物知识、科学发明和发现、中华传统美德、人文历史地理等皆收书中。其二,内容与语言极具趣味性,而且图文并茂。叶老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小学生是儿童,要从儿童的视角,依儿童的心理,用儿童的语言,来表现童心、童真。老课本以清朗简洁的文字,再配上丰子恺先生的插图,全书图文互动,童心洋溢,充满了童趣。如,有这样的课文,哥哥落了一颗牙,就说:“我要老了。”妈妈说:“没有的事!”“祖父老了,他的牙落完了。现在我落了牙齿,不是也要老了吗?”再如,弟弟自己洗过脸后,说:“泥人脸上不干净,我来洗一洗。”洗过了再看,说:“泥人的脸怎么洗不干净呢?”叶老编纂课文,有深入浅出的本领。再大的题材,再大的事件,再大的人物,在他的笔下,寥寥数语,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使儿童少年喜欢读,读得懂。在叶老眼里,果蔬、碗筷、桌椅,皆有生趣;花木、鸟兽、山河,各具性情。其三,文体实用,编排得当。全套读本不仅收入大量文艺性课文,如,诗歌、故事、童话、小说、戏剧,还有中外名著节选,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等等,而且编入了不少实用性文章。这些课文内容前后照应,词句生动形象,语调切近儿童口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适合儿童吟诵。在课文的编排上,依据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与特点,把识字、组词、写借条、写信、记日记、写演讲稿、写读书笔记等编入教材,而且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呈现。全套读本,让儿童少年看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为他们打好做人的底子。

        读开明老课本,能体验到上课、实习、参观、旅游、游戏、竞赛的场景,循着《幼童、儿童、少年国语读本》的顺序,让人觉得自己入学了、升学了、毕业了。编撰者以大师手笔,匠心独运,使得这套老教材不止是资料、素材的罗列,而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片段与学业修成的过程的完美呈现。正如学生家长赞叹:“很亲切的一本书,看到的是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

        幸遇这样一套世纪老课本,如何善待它,又该赋予它怎样的面貌?善待它首先要懂它。如前所述,老课本有着多样化的潜在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编辑出版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满足现代读者阅读与对原版的珍藏爱好就相互矛盾。前者要求横排简体字,符合现代阅读习惯;后者则希望尽量保持原貌,提升珍藏价值。责任编辑首先要做的就是协助发现,协助阅读。为此,我们特地考察了市面上已有几个开明版本,根据目标市场,找结合点,比照同类产品,找差别点,力求赋予老课本的新面孔。经过精心编排设计,与现今市场同类产品比,这套开明国语读本有四大区别。

        第一,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全的开明老课本,包括初小八册:《幼童国语读本》、《儿童国语读本》,高小四册:《少年国语读本》,三套共十二分册。市场现有版本一种只是初小版中的四册(仅限幼童部分),一种只有初小版八册,(幼童及儿童部分)。特此,中青版开明国语读本冠以“老开明国语读本全系列”丛书名,明示读者。

        第二,整体书装设计上的区别。采取现代阅读版与开明典藏版前后对照编排。每一个分册,左翻,为“现代阅读版——简体、横排”;右翻,为“开明典藏版——原版影印(繁体、竖排)”。古今对照,繁简对应。既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又提供了特殊阅读功能(学习繁体字)。同时,也兼顾了对老版本有收藏爱好的读者朋友。小分册、多功能,是中青版开明国语读本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又一大亮点。

        第三,考虑到这套老教材毕竟距今有七八十年了,而主要读者对象又是今天的小朋友,因此,在编辑出版这套开明老课本时,以“整理、传承、适用”为基本原则,在对底本讹误处校勘订正的同时,特别对生僻字词、民国用语及节日加上了注释等;如双十节、四月四日儿童节等。另外,为统一套书的风格和增强儿童读物的趣味性,还为《儿童国语读本》、《少年国语读本》,选配了丰子恺先生的画。

        第四,在阅读版与典藏版两个版本的协调上,设计力求缩小反差出新意。尤其幼童版的典藏版是丰子恺先生手写体文字与绘画,每一课都可谓是大师一副完整的作品,极具个性特色,很有亲和力。在编排设计过程中,从书装的整体设计上潜心研究原版图文的结构,精心重构现代阅读版文字横排后与插图的关系,在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文与图之间找协调,赋予现代版韵律、节奏与审美。现代阅读版特地使用双色印制,用暖色调的底色,衬托印刷体文字,以弥补印刷体文字的生硬与不足。

        “今天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丰子恺语)在开明国语读本再版之际,回顾与追问老课本新做,不仅是指向今后的编辑工作,也是为了小读者朋友。这是一套帮助儿童养成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德的启蒙经典,极具人文价值,是孩子们精神成长的营养素,是可以滋养孩子一生的人生底肥。它值得人们潜心研究、精心阅读与珍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