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6月13日 星期三

    女权老斗士论贾斯汀·比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6月13日   04 版)

        本报记者王胡报道  73岁的女作家和女权斗士格梅茵·葛丽尔(Germaine Greer)上周在威尔士的瓦伊河畔海伊说,对加拿大少年美男歌手贾斯汀·比伯的迷恋体现了悠久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亚。

        葛女士出席了2012年海伊文学节。“少年是男性至美的阶段。”她在演讲中说,“有些少年的美转瞬即逝,有些却久久不去。比如弗兰克·辛纳特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努力成为碧眼男童。贾斯汀·比伯能保持多久,固然有待商榷,但毫无疑问,他货真价实,这孩子深讨女人欢心。”

        根据《每日电讯报》在瓦伊河畔海伊所做的现场记录,葛女士说,莎士比亚常写妇人爱少年,他笔下的主人公现在常见于少年乐队、歌手和大众偶像,让“女孩子们晕眩、尖叫,只图近身”。

        她表示,如果26岁的女明星安妮·哈撒韦遇见18岁的穷小子莎士比亚,想必也会为其诗艺动心,“我了解,女人总为诗歌动情。”她说,莎士比亚的诗只需“一毫秒”,便可“赢得你的芳心”,可让葛女士她老人家羞于启齿的是,她喜欢的那种诗总是糟糕透顶。

        读书报曾在九年前报道了葛丽尔因出版《男孩》(The Boy)一书引发的争议。书中收录了200余幅裸体或半裸的男童照片,被指有恋童癖倾向。但她辩解说,这是为了“重申女性有权去欣赏少男们短暂的美丽。我指的是真正的少男,而非那些刮光胸毛的30岁男人。”

        葛女士因1970年出版的《女阉人》(The Female Eunuch)而声名大噪,此书现已成为女权历史上的经典宣言。

        针对葛丽尔在海伊文学节上的言论,《卫报》6月11日在其网站上做了一份读者调查:“您迷恋贾斯汀·比伯吗?”一天后的投票结果显示,90.8%的读者说:“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