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与其他同类西方文论史教材的最大区别,正在于以自己别具一格的体例及相应的写作努力实现教育的“开智”功能。
《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陈太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34.00元
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问题。如何在这问题丛生的教学机器之内超越它,怕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陈太胜教授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即是在教学机器之内超越它的一种尝试。本书作为承担教与学的平台的教材,其特色正在于以自己别具一格的体例及相应的写作努力实现教育的“开智”功能。
由于西方的二十世纪是文学理论终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臻于成熟而繁荣的时代,“20世纪西方文论史”作为一门课程,其内容在客观上具有流派与概念杂多的特点。本书无意成为大杂烩式的“读本”,也无意成为面面俱到但显得抽象的“简史”或“导论”,正像主编在前言中说的,本书的目的是兼具“读本”和“导论”的双重功能。所以,不同于其他同类教材的概念先行与对理论“发展史”的抽象描述,该“新编”与整套教材一致,极富新意将每一章分为“经典文本阅读(附‘作者简介’与‘文本解读’)”与“相关问题概说(附‘思考题’与‘辅助阅读材料’)”两个相辅相成的模块。这意味着:首先,“新编”将教学的第一步放在了敦促学生阅读西方文论原典上,而辅以向学生介绍篇章作者并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新编”才向学生展示相关理论与方法的介绍,这是合乎逻辑的扩展与深化,同时也是为学生进一步思考、阅读所做的理论与知识储备。循序渐进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重在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经验空间中发展,这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当然,“开智”也离不开具体的知识传授。但本教材的知识安排与别具一格的体例相应,也有自己的特点,即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之外,更加强调文学体验的获得与学科基本感觉的培养。每一章的理论文本,都有意选择那些与具体的文学文本相关的批评和理论文章,这就使得形形色色、概念驳杂的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在学生面前,是以具体的文学文本的批评面目出现的。
作为一本在编写体例与内容方面都有新尝试的“为大学本科学生编写的介绍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入门教材”,《20世纪西方文论新编》针对当前的西方文论教学困境,为西方文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