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5月23日 星期三

    越过张枣的诗歌镜像

    翟月琴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5月23日   03 版)

        2010年3月8日,张枣因肺癌猝然离世,宛若一声疾驰的哀鸣。如今,岁月已经将这一天推远了两年。然而,如菊花般升腾而下坠的急促感,出现在张枣的诗歌镜像中,却始终是令人难忘的抒情语调。

        张枣离去后,空留了一片追思的心境。继2010年《张枣的诗》出版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今年4月再次出版了《张枣随笔选》,收录了张枣的访谈、序跋、译稿、讲稿、受奖词和诗论,其中不少内容并未公开发表,故而显得弥足珍贵。这部随笔集作为张枣诗歌文本的观念佐证,同时也作为诗人间相互诠释的参照,无疑可帮助读者深化对诗人张枣的再认识。

        自2007年始,张枣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期间的讲稿,几乎成为呈现其诗学观念的集中体现。《〈野草〉讲义》、《艾略特的一首短诗:Morning at the Window》、《〈普洛弗洛克情歌〉讲稿》、《谈谈叶芝短诗》、《关于当代新诗的一段回顾》,这些讲义内容,由张枣的学生录音整理,一者,将声音的亲切感幻化成文字,对于整理者而言,本身就饱含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二者,从文字中也能够体验张枣严谨而细致的学理精神。由诗歌观念延伸出的,是张枣视域中的诗人或诗世界。无论是《枯坐》和《庆典》中的黄珂,《销魂》中的柏桦,抑或是《温洁与每个人的拜伦》中的温洁和《天上掉下来一个锁匠》中的北岛之诗,都体现出张枣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在采访俄国诗人G·Ajgj时,张枣问到,“您想用诗歌来抵达一种沉默的状态吗?”,并追问“这个沉默是什么?”了解张枣的读者都清楚,自1986年,张枣赴德后,言说成为他最大的障碍,而沉默却是以截然相反的方式,去对抗和审视被隐匿的言说诉求。可以说,是沉默在孤独的抵抗过程中,方才获得了神性。在这一基础上,张枣进而开始反思母语,正如他在《诗人与母语》中所云,“母语是流浪的歌”,母语递交给诗人的是空白,但又必须“越过空白,走出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录处,由图宾根大学诗学博士、汉学家苏桑娜·葛塞撰写的回忆文章《风的玫瑰——致张枣》,以诗意的对话方式,捕捉到了张枣漂泊于海外的生活侧影和迷惘心绪。另外,编者颜炼军在《张枣的生平与创作》一文中,既补充了在《张枣的诗》里未被收录的五首诗歌,又重新修订了张枣诗歌作品的明确创作时间。这必然为学界反观张枣的诗歌发展线索,为喜爱张枣的读者探寻诗人的情感动态,开启了更为有据可寻的接受空间。

        张枣生前创作的诗歌仅有百余首,随笔文字也屈指可数。而“世界的迷人之处正是世界本事”,当这个迷人的世界,如谜一般悬空在张枣的头顶时,读者也渴望抵近他谜一样的镜像世界。在这个层面上,走进在德国生活期间的张枣,或者从评论者和诗友的视角中去寻访张枣的精神领地,也不失为越过镜像,解开谜题的重要方式。随着张枣诗集和随笔集的出版,我们也期待着读到更为完整的张枣形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