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这本厚厚的书是著名报人、韬奋新闻奖获得者李乔的杂文集。在某些人看来,以文结集出版的书,往往意思不大。不过,这种认识过于武断了,例如早年间孙犁的《耕堂杂录》,又比如这本《今古咫尺间》,意思可谓很大。其实,书好不好,关键不在组合的形式,而在于包含的内容。
李乔兄主持《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十数载,殚精竭虑,将该刊打造成了“理论宣传领域中的一面旗帜”。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居然能有如此多的著述。多已非易事,既多且好则尤其之难。这本书随便翻开一页,你就会读进去,读下去,接着再调转头,把前面的文字也一口气读完。
“今古咫尺间”是作者治史与办报的思路,也是这本著作的主线。所谓“古月照今尘,今月照古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有这条明确的主线,整部作品构成了一个援古证今、借古喻今的有机体。按照清代桐城派姚鼐的观点,好文章要兼顾义理、考据、辞章,曾国藩又加了一条经济,也就是要能经世致用。以此衡量,李乔兄的杂文,颇具桐城气派。
我一向认为,历史并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只有知不知的问题。你看了就知道,不看就不知道。史学的本旨在于求真,而求真的前提是要掌握史料。这本书之所以好看,原因之一就是史料丰富。李乔兄是历史专业出身,但所读之书却不限于历史,相当庞杂。不同领域的博览为他的杂文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巧妙地拉近了历史同现实的距离,让我们更容易地从历史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绍兴师爷天下闻名,《“屡败屡战”发微》一文便讲述了“师爷笔法”的厉害,随意找个理由,就能把好人说成坏人,坏人说成好人;随手改几个字,就能让文意逆转,变过为功,改褒为贬。相传,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时一度总打败仗,向咸丰皇帝乞援,上的折子中有一句是“臣军屡战屡北(败)”,师爷马家鼎直接将其改为“屡北屡战”,颓唐之意顿失,昂扬之气立显。果然,咸丰皇帝读罢奏折,龙心大悦。“屡败屡战”一词由此流传,后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先生,也是以此精神鸣世的。
李乔兄的文章往往从一个不起眼的说法谈起,旁征博引,纵论古今。比如说“臭老九”这个词,一般人都知道是“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蔑称,但其源自何处呢?这要上溯到蒙元时代的等级制度,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的地位排在娼妓之下,仅比乞丐略好。早在那个年代,做官为吏,就是无可争议的人上人了。到了民国年间,读书人的顺心日子没过多久,抗战全面爆发,国统区的大多数知识分子生活水平极差,薪水甚少,于是有人将其排在国民党士兵“丘八”之后,称为“丘九”。不过换个角度看,也可说明抗战时期的军人之苦。“文革”大概是读书人最黑暗的岁月了,老九就老九吧,还是“臭”的,排在他前面的,依次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走资派八种坏蛋,知识分子位列末等,蒙元时代排在他后面的乞丐,早已晋身“领导阶级”了。
简单地勾勒历史的线条是容易的,具体地考证历史的细节是艰难的。历史学者的价值,就在于他立于今古之间,将古人的故事,铸成今人的镜子。学者吴江教授说过:“‘重新认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但“重新认识”谈何容易啊,这需要战胜的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既有观念。书中的《读史鳞爪》中谈到《红岩》中的江姐。其原型江竹筠在狱中时双手被施以了什么刑罚?大家都会说是钉竹签子。但考证文献的话,却不是这样。江竹筠实际受的是拶刑(也叫拶指)——以绳子穿五根竹筷子或小木棍,夹住手指用力收紧,使受刑人极度疼痛。也许觉得夹手指听起来不如钉竹签子残酷,尚不足以彰显烈士的英勇,所以人们宁愿相信钉竹签的说法。
一篇篇精彩的杂文汇成的这部集子,读来不忍释卷。这不是一部简单的论文集,它史料扎实,且思想深刻。李乔兄是位报人,一般来说,由于时效原因,报人行文往往略假思索便一蹴而就,但李乔兄却不是这样。据称,每作一文前,他必将相关资料尽收桌前,反复酝酿后才肯动笔。可以说,他的每篇文字,都是呕心沥血之作。也许只有这样铸就的篇章,才具备让今人“重新认识”历史的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