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4月25日 星期三

    穿越时空的文化盛会

    于 平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4月25日   20 版)

        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北南辉映的两大玉文化系统,作为中国八千年玉文化的两大重要源头,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玉文化发展的根基。2011年4月,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展》,开启了八千年玉文化之旅的序幕。以此为契机,继而策划红山文化玉器在首都北京的同一家博物馆展览,作为一名文博研究馆员,当我获知此讯,很高兴,也很期待,并尽己所能积极推动。

        红山文化玉器以动物造型为特色,并辅以几何形玉器,其中的玉龙与玉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崇拜的源头之一,对后世玉器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同时,红山文化玉器的巫玉和礼玉特色,也使之成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精神领域变革对社会结构影响力的重要证据。

        红山文化玉器早在商周时期便被贵族视为宝物。河南殷墟妇好墓、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和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墓地以及陕西凤翔境内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均可见到红山文化玉器的实物,虽数量不多,但却说明红山文化玉器在汉代以前即被收藏。

        科学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如今,出土玉器的红山文化遗址或地点已达三十多处,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包括朝阳牛河梁、阜新胡头沟、福兴地、台吉营子村、喀左东山嘴、巴林右旗那斯台、羊场、他拉宝力格、林西白音长汗、南沙窝子、克什克腾旗南台子、翁牛特旗黄谷屯、三星他拉以及敖汉旗境内的几个地点,出土玉器的数量达近三百件,它们或有非常明确的出土单位,或有确定的出土地点,是红山文化玉器重要的标准器,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参考例证。

        红山文化的传世玉器走得更远。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均有相关收藏。此外,美国的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和福格博物馆、布法罗博物馆、印第安那州明尼安那波利斯美术馆、英国剑桥大学飞兹威廉博物馆、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亦有数量不等的红山文化玉器。它们是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有益补充,是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回首而望,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已走过三十个年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起步到本世纪的深入拓展,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内容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玉器都更为广泛,主要方面包括:红山文化玉器群的综合研究;带齿兽面形玉器、勾云形玉器、三孔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等单体器类的原型与使用方式的研究;玉器用材与工艺研究;玉雕艺术研究;红山文化玉器与其他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红山文化玉器与辽河文明起源的关系研究;红山文化社会用玉制度研究等等。有些问题已在玉器与玉文化研究学者中逐步达成共识。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进行探讨,比如玉器加工工艺、玉器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真伪鉴定问题以及单体玉器的深入研究等。

        红山文化玉器一直处于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作为标准器的出土玉器却鲜有专题展示。2009年,红山文化玉器首次较具规模地离开原出土地区,在良渚博物院展出。而在首都北京,闻名遐尔的红山文化出土玉器却从未有系统的展览。北京艺术博物馆的《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恰弥补了这一缺憾。该展览于2012年4月18日开幕,由104套(107件)展品组成,品种几乎涵盖红山文化玉器的各种类型,特别是包括迄今所能见到的玉人、玉凤、双鸮形玉器、鸟兽形玉器等孤品,直接而准确地为观众欣赏、观摩、研究无可争议的红山文化玉器提供了难得的机缘。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玉情有独钟,中国人赋予玉的文化内涵是玉之生命绵延八千年而不衰败的强大原动力。《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的举办和相关图书的出版,不仅具体表现了附着在红山文化时期玉器之上高超的工艺水平与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当前对中国红山文化玉器与红山文化研究工作最新成果的展示和汇报。我相信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玉文化研究、普及红山文化玉器知识、丰富首都市民文化生活,都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张树伟、李向东主编,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