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历史新课标纠正了五大弊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08 版)

        课程标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指导性文件,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应该常学常新。今年寒假,我再次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学习之后深感这次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感想:

        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以新的课程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新课程纠正了目前我国历史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

        弊端之一,强调知识传授,注重应试成绩,轻视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目标则更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而新课程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整体素质,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弊端之二,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构建了庞大完整的历史学科体系,面面俱到,“繁、难、偏、旧”,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关注不够,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程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从公民教育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和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其自身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体验。

        弊端之三,学习方式被动,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亲身实践,勤于动手,独立思考。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兴趣,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弊端之四,书面考试几乎是唯一的评价形式,试题的形式与内容呆板单调,中考、高考“一考定终身”。新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议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能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评价真正能发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师水平提高的功能。

        弊端之五,中学历史课程的定位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新课程标准明确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普及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这种性质和特点的明确对于课程功能的认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有重大的影响。

        新的历史课程基于知识传授的应试的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每一课的教学量以及所谓的“考点”下降,这就为教师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行探讨性的指导,适当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内容,还可以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加大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这些工作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职责的一大转变,是对教师素质的一大挑战。

        湖北省孝感市  郭 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