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崔永元转身口述历史值得期待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08 版)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27日透露,自己可能很快向中央电视台提出申请,调回中国传媒大学,后半辈子研究口述历史。(中新网2月28日)

        口述历史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别具意义的历史收集方法,在国外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然而在国内该研究可谓一片空白,既无专业课程,也缺乏从事专业研究的人才。崔永元这些年一直默默地进行着口述历史的研究,收录了大量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以及图片、实物等,坚守了这么多年,说明口述历史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也遵从内心的这种文化驱动。

        依据传统的文献资料记载,固然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路径,但真实了解每一次历史峰回路转的细节,那些个体生命特定情境的展示,那些群体性生存状态的呈现。这些都是文献资料无法得到的。而口述历史就不同,它可以丰富历史记忆的细节,还原历史真实,触摸历史的每一次脉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打破历史教材体系的框架,进行自由灵活地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述历史可以深化甚至改变人们对历史本身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起承转合叙述中,个体的价值是非常容易被湮没,群体性生存状况如街头巷尾那些凡人琐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常常无暇顾及。但口述历史可以真实地记录并保持市民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信息。

        应该看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模式可以效仿的新兴专业,惟有崔永元式的公众人物内心文化驱动,才会有口述历史持续发展力。选择口述历史的崔永元也践行了公众人物的社会属性和公益性,勇于担当文化的使命,提升了自身价值。

        当然,仅仅靠崔永元一人之力难以推动口述历史大车前行,因为口述历史研究涉及面广、资料琐碎、校对工作繁琐,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物力支撑。这就要更多的崔永元式的公众人物为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鼓与呼,同时也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和志愿者热心支持、参与研究。期待崔永元转身能带来更多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图片、实物,给公众审视历史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价值。

        江苏省如东市 杨红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