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编辑手记

    丛书新做,单本书也可“出奇兵”

    戴宁宁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3月14日   06 版)

        “单丛互动”模式是指在套书的基础上,依托原有品牌,对于题材受众面比较广,或著名作者的代表性作品,或具备非凡影响力的单本著作跳出套书化运作模式,在保有套书标识的基础上,单独运作。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一、利用原有品牌影响力,锁定原有读者群;二、利用全新封面便于单本书的宣传和运作,争取更多的读者和市场,避免好书淹没在一片书海中,难以被发现;三、单本书的成功反过来可以带动整套丛书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丛书的品牌知名度,从而形成“双赢”的结果。

     《间谍王》老书新做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一个丛书品牌,主要引进国外著名汉学家对中国从古至今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迄今出版150余种,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学术界都树立了很好的口碑,《中国图书商报》将此套丛书评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丛书”之一。

        《间谍王》是美国前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当今最负盛名的汉学家魏斐德先生的一本广为学界称誉的学术著作。2007年,此书的译者、魏斐德先生的遗孀梁禾女士找到我社,希望将此书纳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此书在2004年已经被国内某家出版社出版过。不过,作者的名气及书稿的内容依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这套丛书曾收录出版了他的《洪业:清朝开国史》,在读者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市场反响也很好,重印了4次。《间谍王》承绪了魏氏的一贯风格,而从可读性上更胜于前者,堪称是他的代表之作。有鉴于此,我们决定老书新做,深度挖掘此书的魅力。

        第一步,我们通过新华书店、专业书店、大专院校等几个途径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此书的市场前景。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并综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近年来的销售情况,“特别版”的设想浮出水面,即跳出这套丛书的固有形式,单独为此书量身定做封面、腰封和版式,但在封面上仍保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标识。第二步,我们请相关学者对书中历史术语进行修订。第三步,我们当时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学术畅销书,所以希望封面一要夺人眼球,二要有学术气息。考虑到该书主人公戴笠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人物,设计时在封面上采用虚化了的戴笠人像侧影以产生一种朦胧的效果,纸张则用素色的艺术纸,再配以醒目的橘色腰封,上写“纪念魏斐德先生逝世一周年”。后来这本书的封面获得了第五届华东书籍装帧设计双年展优秀奖。第四步,在出版时间上,选择魏斐德先生逝世一周年期间。因为这一时期,全国各大媒体都会发表纪念魏斐德先生的文章,介绍他的学术成就,此时趁势推出,必能起到“好风凭借力”的效果。

        事实证明这次尝试非常成功,作为专业学术书,它首印1万册,并且短短3个月时间就再次加印,迄今已经重印过3次。在电影《色·戒》和电视剧《潜伏》等一系列谍战片热播的时候,我们及时换上“潜伏浮出水面”的腰封,让此书再次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美国的中国形象》“出奇兵”

        在推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一书时,我们也采用了“特别版”的方式,同样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美关系永远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1931~1949年这段时期,一度是国民党和美国关系的蜜月期。作者令人佩服地证明了我们为什么必须正视那些曾经支配美国人认知中国的形象,这种中国形象为什么会出现且又是如何建构出来的,为什么它会持久地影响美国对中国的认识。卢斯、宋美龄、赛珍珠这些鲜活的影子不断跃入我们的视线,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多年的出版经验,让我们觉得这类靠内容取胜的作品在品牌基础上单独运作的市场前景会更好。

        为了使此书更有可读性,我们征得作者和译者的同意后,添加了一些生动的历史照片,丰富了史料背景,减少了不必要的注释,让此书更加适合普通读者。此外,我们对书名也几度斟酌。鉴于此书的题材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而历史类读物又是目前大众读物中的一个亮点,曾有人建议改成《美国眼中的中国》,以及其他更刺激的书名,但考虑到这本书还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我们认为书名还是要有点学术味,所以最终确定为《美国的中国形象》。

        此书全新包装出来之后,我们追踪了一下,发现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和中关村一带的书店销售比较好,大家普遍对这个题材比较感兴趣。另外,一些外事部门和外宣单位也都把这本书列为公务员参考书,因此团购量也比较可观。

        由于《间谍王》和《美国的中国形象》等图书的热销,更多的读者关注到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使丛书的其他品种跟着热销,形成了整体效应。这也表明,学术图书只要用心做,也有市场,也有效益,而“单丛互动”模式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模式。

     《大师讲科普》的互动效应

        “大家丛书”是我社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栏目合作打造的一套丛书,该丛书完整、客观、生动地介绍了我国科、教、文、卫等领域大师级人物的成长过程及心路历程。出版以来,丛书得到各界肯定,入选全国“农家书屋”书目,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这套丛书每册为一位大师的传记,预计规模100本。在出版过程中,我们多次考虑,能否将同类大师(如科学家、文学家、人文学者)对某些共性化议题整合出版,在出版模式上讲,也就是“分而后合”。于是,我们突破了丛书的框架,单独做了一本《大师讲科普》。该书以吴孟超、欧阳自远、林家翘、李振声、吴文俊、王希季、袁隆平、杨振宁等8位科学家应《大家》栏目之邀,在中国科技馆做的专场科普报告为基础,加以文字综合、整理,配上图片和科学家自身的介绍,以及报告互动环节听众和科学家的问答内容,打造出一本深受大中学生欢迎的科普读本。这本书的销量一直处于“大家丛书”的前“三甲”,这本书中涉及到的8位大师的传记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互动效果”直接而明显。

        丛书往往会让编辑有懈怠感,反正照葫芦画瓢,只要把文稿处理好就可以了。上述的三个例子说明,丛书中的偶尔“特别”,往往能“以点带面”。但“单丛互动”模式对作品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好比将军中选元帅,一段时期只能有一两本采用这种模式,而且只有在丛书品牌知名度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采用,才能最终形成互动的效果,否则可能不仅影响到单本书的销售,更会拖累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品牌印象。(本文作者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